检索条件

与 “宜黄县” 相关
共 888 条 33 / 60
48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2001年,宜黄县绿源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美国、日本生产的大米色选机、刨光机,采用四机出白、电脑色选与抛光、真空包装等先进工艺,并使用“华南虎”商标,生产的晚籼米符合绿色生态标准、质量上乘、包装精美,产品一度畅销省内外,打入浙江、上海、广东...
48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自2009年开始,根据《江西省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全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仓储备案。崇仁县52家国有粮食企业和个体粮食加工厂完成备案工作,1家企业因资料不全,未备案发证书。资溪县粮食局对上报纸质备案信息的19家企业分别进行主体资格、...
48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物资企业严格按照分配程序和分配指标供应统配、部管物资。
48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对大批量、专用料、需方生产稳定、产品定型、计划可靠、需求落实的金属材料和部分化工产品,一般由物资部门按计划分配指标,组织或代替需方与供方签订供货合同,由供方直接向需用单位供货和办理结算手续,物资部门不收任何费用。
48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唐仪凤年间(676—678),广昌县始种植红莲。清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0),泽泻栽培技术从福建建瓯传入广昌驿前,并逐步在全县延种,民国19年(1930),产值达15万元。新中国成立后,该产品行销全国,并大量出口,1956年—19...
48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扩大药材生产面积品种,垦殖场、林场表现较突出。黎川县德胜关垦殖场1969年种药611亩,崇仁县罗山垦殖场成立专业药队。1971年在宜黄县圳口乡徐溪大队外演溪试种田七、人参成功,后因周期长、成本高、管理复杂而未续种。1972年,在宜黄新丰、圳...
48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自古以来即为食盐纯销区。自唐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行销淮盐。
48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北宋时期,赣东食盐实行官督官卖,其销售网点在南城县“坐肆占卖者,郡才数十”。明代遵循元制,实行计口配给制,百姓向官府纳米,以代盐价,所征“盐粮”,因并入民户夏税秋粮带征,故又称“盐米”。配给制按大口、小口配给不同量食盐。清代,食盐以官督商销...
48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61年,抚州专区煤管站企业管理较粗放,内设人秘、财统、业务3个科室。业务科下设萍乡、温圳两个大工作组,负责煤炭采购、集中和中转工作。1964年—1971年,随着用煤量以及职工不断增加,企业管理工作有所加强,增设储运、总务科和汽车队等机构...
49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61年抚州专区煤管站成立时,其财务管理对专区财政负责。1962年—1966年,企业改变名称后,财务管理对省财政负责。“文化大革命”后,又重新对地区财政负责。
49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对节约能源管理,主要积极在全区推广烧蜂窝煤,在砖瓦窑业推广烟道灰代燃品利用,以利节煤。在改炉改灶方面着重抓好抚州市、南城县、宜黄县试点工作。继续强化“三扫”“四防”“三就直拨”等传统节能方式的推广应用。
49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化工产品出口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口14个品种,最高年份1990年出口金额672.7万元,主销香港和东南亚地区。
49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主销日本、欧美及中东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1982年—1992年共出口柠檬酸214.8吨、柠檬酸钙172.33吨。其中,宜黄县出口柠檬酸70.8吨、柠檬酸钙172.33吨,广昌县出口柠檬酸100吨,崇仁、南丰县也有少量出口。
49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代道路(驿道)通达各省省会称“官马大路”、简称“官路”;由省会通往地方重要城市称“官马支路”,简称“大路”;省内各县市(镇)间相连接的一般道路,统称小路。驿站沿线设有铺舍的驿运线路,称铺路。抚州域内有县间铺路,计大路和小路65条,总长36...
49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全县共有大小铺路10条,计524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