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802条
析出资源
1383条
图表
164条
人物
19条
事件
62条
地名
48条
专题
109条
作品
1条
实物
14条

检索条件

与 “商河县” 相关
共 1802 条 115 / 121
1711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玉米 1958年前主要种植品种为灯笼红、鸡跳脚、28芪等品种。1958年后,引进金皇后、小粒红、黄县二马牙、唐山白等品种。1965年后主要引进推广杂交品种。1965~1970年推广双交种,品种有双跃3号、双跃4号、双跃15号;1971~19...
1712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棉花 1931年前主要种植品种有大棉花、小棉花、长毛棉及土棉。1931年后引进推广了美棉。建国后,1949~1952年主要种植品种有小棉花、紫棉花等。1952年引进斯字棉、二B、五爱棉。1960~1977年主要种植岱字棉15号、徐州1818...
1713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谷子 1959年前主要种植毛穗子、红根子、大青秸、野鸡灵等农家品种。1960年后引进推广华农4号、东风1号、东风40号等品种,农家品种逐步被淘汰。1970~1978年引进推广杨村谷。1979年引进推广夏播品种青到老,1985年后又引进了安三...
1714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高粱 民国时期主要种植品种有白窝子白、打锣锤、长挺子等。建国后,50年代主要种植黄窝子、白窝子、黑壳黑、红壳红、大头帽、分枝大红穗等品种。1960~1979年引进推广遗杂7号、晋杂5号、晋杂7号、反修109等品种。1981年后复种当地农家品...
1715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小麦锈病 县内小麦锈病有叶锈、条锈和杆锈3种类型,以叶锈、条锈发生较为普遍,杆锈仅在局部地块零星发生。50~60年代主要使用石灰硫磺合剂进行防治。70年代使用敌锈钠、代森胺、代森锌防治。1989~1990年全县麦田普遍发生小麦叶锈、条锈病,...
1716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棉花枯痿病 1971年郑路公社发现33平方米发病区域。1972年在赵魁元公社崔洼发现7颗棉花病株。1973年怀仁公社西信大队5平方米棉田发病。1973年发病单位、面积逐年增多,1980年全县10个公社15个大队17个生产队的棉田发病,发病面...
1717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麦蚜 1961年秋全县麦田普遍发生。1962年全县发生面积20000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0%,严重地块虫株率90%,每株有蚜70~80头。主要采取喷洒0.5%、1%、6%六六六粉防治。1977、1982年春季全县麦田大面积发生,虫害面积分别...
1718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棉蚜 历年普遍发生,县境的北、中部发生早且重。50年代初主要用棉油皂、烟草石灰水、除虫菊等进行防治。1955年后逐渐推广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杀虫剂防治。60年代使用1059、1605、3911、乐果乳剂等有机磷杀虫剂防治后,基本控制危...
1719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粘虫 主要危害麦类、谷子、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以第三代危害最重。60年代初年年大发生。1966、1967、1970、1975年全县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6667公顷、26200公顷、26667公顷、18800公顷,虫口密度为每平方米50...
1720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蝗虫 主要是东亚飞蝗、土蝗。建国前发生频繁且危害严重。建国后,60年代前发生较重,1962~1964年大屯洼、大仉洼、翟集洼、陈家洼、清水洼、城后洼,连年暴发,发生面积分别为14000公顷、27333公顷、40000公顷,密度每平方米100...
1721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地下害虫 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蛴螬、蝼蛄、金针虫。蛴螬种类有大黑鳃金龟、毛黄腮金龟和四纹丽金龟,以县南部、中部发生较重。1984年推广使用辛硫磷、异硫磷拌种后控制危害。蝼蛄主要是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县北部、中部发生较重。60年代不进行药剂...
1722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牛 民国时期主要饲养当地牛,多数为黑色,被毛有光泽,头大小适中,眼大有神,颈较短粗,胸部宽深,后躯发育良好,前肢正直,后肢弯曲,背腰平直,结构匀称,部分小型牛有凹背草腹现象。建国后1954年引进徐州牛100头,与当地牛杂交形成黑牛、黑花牛。...
1723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驴 建国前以饲养德州驴为主,是德州驴的主要产地之一。德州驴外型美观,高大壮实,体型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前胸开阔,后躯发育良好,背腰平直宽广,四肢粗壮,关节明显,筋腱有力,毛色有三粉和黑乌头两种。建国后,从内蒙古等地区引进小毛驴,与德州驴杂...
1724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马 建国前以饲养当地马为主。建国后50~60年代引进了新疆马、蒙古马、四川马、阿尔登马、奥尔洛夫马,饲养过程中由于无计划杂交,后代类群复杂,仅能从体质体尺及外貌大致划分出几个杂交类群。1984年据对139匹马的调查,蒙古马占32%,新疆蒙古...
1725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猪 解放初期主要品种是华北黑猪,肉脂兼用,耳大嘴长,产仔率高,护仔性强,耐粗饲抗病,适应性能好,但生长发育较慢,育肥性能差。60年代引进长白猪。1976年从湖南引进宁乡猪60头。1978年从陵西猪场引进荣昌、内江、宁乡猪各25头。1984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