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82条
基础文献
4条
析出资源
84条
人物
41条
事件
49条
地名
1条
专题
1条
作品
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文史资料第三辑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检索条件
与 “即墨县” 相关
共 182 条
4
/
13
46
缅怀师长胡书程同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胡书程,原名胡显楷,1888年出生于
即墨县
灵山镇泉上村。书程幼年在本村读书,后至胶州师范讲习所学习。1913年毕业后,由
即墨县
劝学所派往第十区花园村县立第五高级小学任校长兼国文教员。1922年在青岛北平路高级小学任语文教员;1925年在李村...
47
吴善堂传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吴善堂,原名吴培庆,化名冯梓、李芳亭。1909年12月27日出生在
即墨县
牛齐埠乡吴家岭村(原属莱阳县)的一个小康家庭,其父吴杰然是清末武生。本人早年参加革命,曾为中共
即墨县
第一任县委书记,在五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使他逐步成长为一个光荣的马列...
48
于笑虹传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于笑虹,又名于德海,于占魁(1914一1973),
即墨县
南山东村人(今属楼子瞳乡),笑虹自幼天资聪敏,见义勇为。在小学读书期间,因组织游行示威,被学校开除过。青年时代,他看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混战使人民大众苦难重重,不断增长了救国救民的思...
49
孙如卓传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孙如卓(1886〜1927),又名歧山,字立亭,
即墨县
蓝村镇一里対人。他自幼好学,聪颖过人;及至成年,求知若渴,报国心切,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50
董政国传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董政国(1879一1947)原名慎峰,字蓬山,号赞勋,系山东省
即墨县
楼子瞳乡下泊村人。此人早年从戎,毕业于晚清北洋军武备学堂,曾充任北洋军教官、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副军长等职,是北洋军阀吴佩孚的一员得力干将。因其颇有蛮力,性情豪放且善辨...
51
金口武工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金口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即墨通往胶东诸县的水陆交通咽喉,在战略上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日宼侵占即墨后首先在金口一帯屯兵设防、企图扼制莱阳、海阳、即墨三县交界一带军民的抗日斗争。鉴于这种情况,我党为了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决定成立即东县抗日游...
52
人民子弟兵灵山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解放区的前夕,
即墨县
境内局势混乱。国民党驻即墨的军队以及地方反动武装,日夜下乡骚扰,民主政权及人民群众不得安宁。为此,灵山村成立了了一支抗敌队伍,全村青年编成一个连,因而被命名为“灵山连”。“灵山连”这个...
53
出狗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山东头村有个恶霸地主叫于正清,别看他在该村独门独户,因他有钱有势,且又依靠当时任国民党
即墨县
二区区长的表兄这棵大树,便自然地成了该村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的一棵高草。1937年,本村以苗娟烈为首的少年,因打死于正清家野狗,被恶霸地主惩罚:打狗的...
54
即墨的粮油加工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即墨的粮油加工业可追溯到清末民初,而加工业的真正崛起,还是从境内有了电力开始。1938年城阳有了动力电;1939年即城亦有了动力电。随着电力的出现,各类工厂应运而生,粮油加工业亦随之兴旺,并开始了机械加工。当年,即墨所辖的城阳镇,因铁路、公...
55
即墨县
女子小学概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1928年(民国十七年),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教育行政纲要》规定,要实行强迫教育,小学男女一律同校。1929年,
即墨县
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与
即墨县
第一高等小学合并。继之,各地男、女小学亦逐步实行合校。1931年,省府在我县的教育视导报告中提及...
56
即墨县
立师范讲习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即墨的师范教育始于清末,当时的县立师范讲习所就是我县培养师资的一个重要途径。
即墨县
于1904年在旧学署(现东招待所处)设立了师范传习所。从全县各乡村考取生员百余人,学制为一年。传习所的监督为黄象冕(字黻廷),教员是段树德。所学课程有语文、算...
57
即墨的戏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过去,在即墨境内共建有九座戏楼,大都建在各地较有名气的庙宇殿阁跟前,专为逢庙会“祭神”时演戏,以吸引和招徐各方香客之用。不难看出,这些戏楼的建立,无不与当时的封建迷信有关,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和向望。
58
南泉镇的重晶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即墨县
盛产重晶石在省内居榜首,而南泉镇出产的重晶石尤负盛名,南泉镇在历史上就是山东省重晶石的主要产区。据1934年国民党山东省建设厅张会若所写的《重晶石与山东重晶石矿》一文中记载:“即墨莱阳区,此区内重晶石产地极广,矿脉亦多,约可分十四处估...
59
即墨传统名吃一一蝈蝈笼水煎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即墨传统名吃水煎包,俗名炉包,旧时又有“蝈蝈笼"水煎包之称。它是即城胡家村胡姓之祖所创,迄今已有五百多隼的历史。而今,即墨的炉包尽管不是以“蝈蝈笼”为铺,但其制作工艺和特有风味却仍然盛名不衰,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
60
漫话金口天后宫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金口天后宫位干
即墨县
东北端黄海丁字湾畔的南阡乡金口村,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年的历史。它的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庙产之雄尊,历史之悠久,在全国沿海地区的诸天后宫中应属上乘,闻名遐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