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南丰县” 相关
共 2096 条 113 / 140
168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南丰蜜桔色泽金黄,皮薄核小,汁多无渣,香气清幽,味甜如蜜。据有关部门鉴定,在100毫升南丰蜜桔汁中,含柠檬酸1克,维生素C19.5毫克,糖11.3克。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磷、铁、钙等人体所需元素。
168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南丰泥炉为南丰县著名传统产品,用料上乘,做工精细,式样美观,承受力强且高温不裂,经久耐用,因而在省内外颇负盛名。
168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商会域内商会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临川县城商会,此后至民国33年(1944),各县相继成立商会。商会名义上代表工商界利益,实际是维护大商户利益。理事、监事特别是理事长、会长,均属商界“寡头”,欺行霸市,利用职权,谋取本商号私利...
168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商会改组,各县先后成立工商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68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50年开始着手建立各类国营商业机构,到1954年年底,先后成立贸易、百货、医药等12家专业公司,并将经营机构下伸到农村集镇市场。到1957年,已形成从经营到管理、从批发到零售比较完整的国营商业网络,全区国营商业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168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商业结构随着国家在各个时期不同政策而变化。
168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从1995年开始,域内商业主管部门选择符合条件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试点。到1997年年底,全区先后有广昌、资溪、东乡、南丰、崇仁、乐安、宜黄、地直共13家国有商业企业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
168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南丰县于1994年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露天柑桔专市。每年从10月到次年3月,有县、区及省内外客商5000人~6000人,日成交金额1100多万元。民国26年(1937),由广东汕头果品交易行运销英国伦敦250吨。50年代开始出口苏联。1...
168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历来有利用庙会进行物资交流的传统。南城县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庙会;资溪县鹤城镇每年农历7月24日为张王庙会,8月4日为城隍庙会;临川县庙会为农历五月初八、初十、七月二十三日。历史上庙会多在农事稍闲季节,以便利人们进行物资交流。
1690
蔬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后,城区蔬菜供应主要靠郊区农民自产自销。1969年6月,成立抚州市蔬菜水产公司,当年销售蔬菜62641担。
169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经济成分的饮食服务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个体门店(摊点)发展速度迅猛。
169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饮食业由恢复走向发展。各县(市)对原有私营餐馆、酒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或合作经营,并保留少数私营饮食店。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开办国营饮食店。1958年“人民公社化”造成市场物资供应紧缺,饮食业原材料得不到满足,不少...
169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末至民国期间,域内茶楼业较为盛行,其中,抚州城仁义茶社、德记茶社、一元楼茶酒馆,南丰县城四合茶社、东江茶园,金溪县浒湾何云龙茶店、兴春楼茶馆等名气较大。
169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冷饮业是域内饮食业中新兴行业。1958年,抚州市赣东餐厅从北京购进一台2万卡冷冻机,在全区最早经营冷饮。同年6月,黎川县商业部门成立制冰厂,生产冰棒、冰水等低档品种。1962年,广昌县贸易公司拥有1台5000卡制冷机和1台储量2000支的冷...
169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私人开设客栈在抚州古已有之,大小规模不等,经营饭菜兼住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