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北京市” 相关
共 66 条 2 / 5
1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秦德纯别号绍文,山东省沂水县后埠东村人。其伯父、祖父曾任典史及县官等职。秦生于1893年(光绪十九年)。幼聪慧,喜读古典文籍,其启蒙老师系沂水城西黄崖村田兰生老先生,田兰生对《春秋》、《左传》及《四史》研究极有心得,对秦影响甚大。秦青年时期...
1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清朝光绪年间,在费、邹、滕、兖、曲、泗等地,兴起了社会下层群众组织“家礼会”。因其逐渐在民间广泛传播,后发展成颇具一定规模并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团体。但因时隔已久,缺乏可供佐证的历史资料以及亲历者,所以要想翔实地知道该会的全部情况极为困难。我们...
18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54年,也正是全国大搞农业合作化时期。可当时举国上下普遍缺少文化,农村更为突出。这种状况,给办社带来了很大困难。莒南县高家柳沟当时办起的四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就面临这个问题。
19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早在明末清初到民国三十九年(一九二八年),大店镇是南去江苏青口、新浦,北去山东潍坊,东去山东石臼所港,西去沂州府(今临沂市)的要冲名镇。当时在苏、鲁、豫、皖曾流传着“南有大店、十字路,北有招贤、石埠子”的说法。其实这招贤、石埠子、十字路在当...
20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大店庄氏自明朝以来有一百五十多家堂号。众堂号有几十名厨师,中有六大名厨:林茂彩、庄钧=、于得海、李庆兰、韩立荣、韩老八。这六大名厨的老师林怀庆,是从山西大同府跟官来的。他曾随官到过湖南、湖北、杭州、北京、山西等地,汇集了全国烹饪艺术的精髓,...
2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莒南县王家坊前村在建国初期属莒南县第八区。战争年代,这个村的王同昌和王思义两人是滨海地区有名的劳动模范。1953年,王同昌和复员军人张三善、史明松3个共产党员带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由13户贫农和两户中农...
2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大店镇位于莒南县城北20公里处。全镇现有1.32万户,4.9万人,耕地面积4.8万亩。镇域面积的80%座落在沐、浔河冲积平原之上,且地处陡山水库灌区上游,土地平坦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光照充足,发展草莓种植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九十年代初,镇党委...
2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石莲子镇李家埠村位于莒南县西北边缘,与临沂市河东区相邻,全村有372户,1141人,耕地1574亩。近几年来,该村结合本村实际,改土治涝,挖掘耕地潜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农业,靠种植葡萄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好路子,把一个...
2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义顺恒药店座落在郯城城里正大街中段,座西朝东(现药林公司零售门市部),临路门头五间,北头两间为银房,南侧三间营业,向里前后两进天井,连同客屋、库房等共有房屋26间,占地一亩许。
2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42年底,为粉碎日寇的“蚕食”政策,战斗在鲁南滨海地区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根据上级党对敌斗争的指示,决定组织一批以连排干部为骨干的武工队,分别深入敌占区,广泛地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它象一把锐利的尖刀,迅速插到郯城县东边的马陵山...
26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临沭县自1961年恢复县制至1997年,37年间共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8283名,其中有6785人入党,占41.67%;提干和转志愿兵2529人,其中师、团级达200人;荣立一、二、三等功者1741名,占10.53%;10人被中央军委或大军...
27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1966年起始至1976年结束、为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通称“十年浩劫”或“十年动乱”,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三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如今当年的亲历者对它的记忆似乎已经淡化,或不愿提及,或不堪回首。而年轻一代对“文革”中的许多事物则持怀疑...
28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王荷波是一位参加革命很早,在党内很有声望的同志。特别是津浦铁路的老工人常常怀念他,因为他是一九二一年以后历次罢工运动的领袖,曾任津浦铁路总工会的委员长,也曾来青岛领导过铁路工人运动。直至现在,我没有看到报章杂志上刊登过王荷波同志牺牲经过的文...
29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市位于胶东半岛南侧,全市环绕胶州湾,南面是碧波万顷的黄海,东部是奇峰叠起的崂山,苍山碧海,绿树红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黄海珍珠”之称。
30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崂山在青岛市东北部,《齐记》上曾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是山东境内又一名山。由于崂山的东南两面紧靠着波涛万顷的黄海,峭壁之下即为大海,山光海色相互交融,云气岚光,离合变幻,有内地名山所不及的特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