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礼会的由来及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339
颗粒名称: 家礼会的由来及发展
分类号: D635.1
页数: 5
页码: 346-350
摘要: 清朝光绪年间,在费、邹、滕、兖、曲、泗等地,兴起了社会下层群众组织“家礼会”。因其逐渐在民间广泛传播,后发展成颇具一定规模并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团体。但因时隔已久,缺乏可供佐证的历史资料以及亲历者,所以要想翔实地知道该会的全部情况极为困难。我们只能从口碑获得的部分资料,加以简要叙述。
关键词: 家礼会 家礼会发展

内容

清朝光绪年间,在费、邹、滕、兖、曲、泗等地,兴起了社会下层群众组织“家礼会”。因其逐渐在民间广泛传播,后发展成颇具一定规模并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团体。但因时隔已久,缺乏可供佐证的历史资料以及亲历者,所以要想翔实地知道该会的全部情况极为困难。我们只能从口碑获得的部分资料,加以简要叙述。
  一
  “家礼会”初名为“帮”,因避“帮”名不雅之讳,后易名为“会’',在民间泛称为“家礼会”,俗称“家礼”,民间常把“家礼''呼称“三番子''或"三五一十五”。“家礼”之名流传地区较狭窄,而"三番子’'影响较广。初入会者多是头裹青巾,故称“青帮”;“帮”中又以"安青帮''最为出名。它与后来上海黄金荣为首的“青帮”是同一祖师爷。所以在旧中国是一支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团体。“家礼”的宗旨是“义气千秋”,它又与上海杜月笙的“不开杀戒,白刀见红”的“红帮”有所不同,“家礼会”的始祖,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潘祖”。光绪年间,运粮河工中的“潘某''首倡其会,后依附者甚众,渐成组织,控制着运河粮道。究其真义作何详解现在不得而知,大概与古代侠客的所谓“仗义疏财,为朋友两肋插刀”、“士为知己者死”相去不远。其真言有3600句。据说首倡其会的是结义3人,即潘X、钱×、翁X。故“家礼”有3个祖师,即其自称的“三老”。尔后每位老师又收弟子4人,故又有“四少”之称。徒弟的徒弟循之,人数越来越多,日益形成有影响的社会势力。所谓“三番子”,是徒弟为避祖师爷“潘”姓之讳,故将“潘”字拆开,称之曰“三番”。一则尊重祖师,免呼其姓;二则便于打手势作联络暗号(把右手伸开,翻三次)。
  当时,运粮河上的船工特别是缆夫,生活极为贫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上不能赡父母,下不能养妻小;在社会上受到达官贵人和有钱有势人的欺压。为了生计和自身的安全,缆侠们自然地结成帮伙,推潘X为首领,以共同抗拒外来的欺压。当时运河从南端的杭州到北部的北京,运粮分成128段。每段都有“家礼”中的人做帮头,负责每段的工作,故有“杭三”、“嘉白”、“江淮泗”、“兴五六”等组织代号,实际上就是暗语。
  二
  “家礼会”初期,组织甚为纯洁,加入手续也较严格,凡三教九流者一律不得人会。可以说是社会下层众民的一种自卫团体。他们持重义气,讲团结,善疏财,御凌侮,小团体主义极为浓厚。它是广大个体劳动者的靠山,所以加入者日益增多。随着人数的扩大,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成份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加入组织,有严格的规定,入会者完全自愿,且有2至3人引进(即是介绍人)方可入会。入会时履行规定的程序:在有一定名气并在本组织内担任一定职务的师傅家里履行仪式,要摆桌设香。桌上置香炉3个,各插3柱香。香点燃后,师傅站在桌旁,入会者跪在香案桌前,挺身,两眼对师傅。师傅手持折子(即旧社会可折可开的账簿式的本子),口念:一炉香烟瑞气发,安青分帮不分家,中国民国第一家;二炉香烟照满堂,五湖四海把名扬,俺给弟子来开光;三炉香(内容不知)。师傅烧完3炉香后,弟子向师傅叩头3个,师傅将折子授给徒弟,徒弟双手捧接,再教几句暗语和手势暗号。徒弟起来后,即算入会。其实这种仪式也十分简单。初入会者暗语知道得少,随着活动增多,等级升迁,会内的暗语和情况也就了解得越多。故有“冒充家礼古来有,提起三代犯忧愁”的说法。若有冒充“家礼”的人,识破后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三
  清末民初“家礼会”接通关系的方式暗号及手势,做如下介绍:问:“老大在会吗?”答:“老大不在林江不在会。”问:“老大在帮吗?”答:“老大不在帮,二方前爷在帮。”问:“老大几炉香进会?”答:“好说老大,头顶二十二、脚踩二十四、怀抱二十三(二十三的家礼)。”问:“老大什么帮头?”答:“兴五六。”问:“此帮能行多少船?”答:“满运船,六十六,十二只停修,五十四只行运,进京打大红旗,首尾旗有阴阳月亮。”问:“老大给谁祖?”答:“好说老大,家住山东沂州府费县城,他老人家左上国楫(左大少弟子的答话)”。如问题回答不上来,可以这样答:“老大进家晚,师傅隔得远,他老人家没发慈悲给俺。”手势:右手屈拇指、伸四指,左手翘拇指、直食指、成交叉伏伸二指,其含义为“三老四少”。三老指潘、翁、钱三氏,即三师祖。四少:指第二代每人4个徒弟。再传弟子的多少用船上的口语“板、钉”来暗示。“板”代表辈数、“钉”(有人丁之意)代表成员。
  四
  “家礼”组织在社会上影响逐渐扩大,并随历史的演变由原先比较单纯的运河船工、贫苦脚力的参加,到后来,入会者成份也日益复杂起来。三教九流、士农工商、红胡绿林、军官士兵、土匪恶棍、醉汉赌棍等也混杂其中。这样庞杂的组织,其性质也在发生变化。上海青帮头子黄金荣最为出名。临沂地区的王洪九、费县的左国楫(左宝贵长子外号左大少)、惯匪刘桂堂、诸满的邵子厚等,他们都加入此组织,并且取得了较高的职位。左国楫为费县县长,是二十一级。还有“四爷三龙”之说。四爷即唐二爷(真名不知,家是丰沛)、刘三爷(上冶刘恒)、薛二爷(薛庄薛德胜),王四爷(临沂东埠王X昌)。蒙山前的三条龙即曹板龙、九爪龙(即革命烈士孙隆三)、小白龙。以上这些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有相当影响的。一部分人走向了反洋教、抵制国民党和抗日救国的道路,并为之壮烈牺牲。但相当多的人起了危害社会、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作用。
  “家礼”在下层贫民中体现了同舟共济、扶危救贫的精神。民国十七(1928年)白埠村被惯匪刘桂堂一火焚之。老百生背井离乡,四散逃生。有一部分难民逃到苍山要饭求生,其中孙守立(二十三的家礼)是丁明杰的门徒,走到苍山找到师傅讲明情况后,丁赊了他5车大蒜为本做买卖,另给2块银元作路费。但在回费县的路上,被一皮匠把蒜车子碰歪,为此两方争吵起来,并大动干戈。皮匠纠集了当地人,要砸蒜车子。孙守立一看不妙,就当众呼喊起来:“此地有没有姓潘的?“喊过后又打出三老四少的手势。皮匠一伙看到手势就停下手来,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反而亲热地叙谈起辈数(即级别)。皮匠为二十四,认孙守立为师傅。皮匠当即道歉,握手言和。拉至家中,吃完饭又送12吊钱做为路费。
  1941年,山东保安二旅的副官孙德友是二十三的“家礼”。他坐镇薛庄,日本鬼子来后,投降日本当了汉奸。在当时的汉奸队伍里,日、伪的情报人员不少是二十三或二十四级的“家礼”,其成员尊他为师傅。1942年,我党的地下工作负责同志,被汉奸逮捕,押在鬼子据点里,为了营救被捕同志,地下党组织找到孙德友晓之以民族大义和抗日救国的道理,促使他思想上的转化,并望他竭尽全力营救这位同志。孙德友就以“家师”师傅的名义说服了汉奸头目,不久就把人释放出来。解放后,地方政府以孙德友是特务身份逮捕,并判重刑。当时费东县委认为孙德友过去曾有功于我,将他释放。不久孙同儿子一起回鱼台老家去了。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第二册》收入临沂历史沿革、临沂古地名考略、费城、郯城旧时婚丧习俗、沂南乡风民俗漫话、幅军军师刘淑愈事略、僧格林沁与临沂僧王庙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廉成灿
责任者
孙以欣
责任者
朱宗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左国楫
相关人物
王洪九
相关人物
孙德友
相关人物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临沂市
相关地名
白埠村
相关地名
苍山街道
相关地名
家礼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