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北京市” 相关
共 66 条 1 / 5
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王度庐先生,北京人。原名“葆祥”,笔名“霄羽”,是40年代北方著名的小说家之一。1909年生于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由于家庭经济不够宽裕,他在小学毕业以后只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中学,没有能够毕业。他在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上的一些造诣,全是在艰苦地...
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徐恩曾是中统特务首领之一,被中统特务们称为“徐老板"。此人平时态度严肃,不苟言笑,冷静沉着,应变机灵,坚决果断,敢于负责;同时,又很残忍冷酷,奸诈狡猾,手段毒辣,眼珠一翻,六亲不认。这是他所以能被陈果夫、陈立夫赏识,并能带动一帮特务为CC而...
3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七·七”事变后,我胶东区抗日根据地先后形成北、西、东、南四个海区(即专区)为了培养抗战建国的人才,团结爱国知识分子,各海区先后建起海区中学和县立中学及师范。成立最早的是胶东公学,此为莱阳一中的前身,1938年秋初建于黄县城。成立最晚的是南...
4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1940年,日本侵略军重点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扫荡”、蚕食,企图一举扫平抗日武装,把齐鲁大地变成他们的“皇道乐土”,但在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的沉重打击下,阴谋终未得逞。相反,在鲁东南白彦地区出现了一派大好形势,反动地主、四县联防...
5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我向原费北部分老领导、老同志作访谈。在共同回顾往事中,都深情地提到和十分怀念在八年抗战中为费北做出重要贡献、连续担任10年县委书记的刘次恭同志。他离开我们20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6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米栻民,名玉延,字栻民,回族,平邑镇三村人。他先后就读于村塾、平邑高等小学堂、济南正谊中学。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得知这一消息后,为利用联庄会进行抗日活动,决定抓住时机,动员山区各县党组织,积极从事联庄会工作。1938年1月9日,当日军第一次...
7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蒙山,又名东山、东蒙,主峰龟蒙顶座落在平邑县境内,是山东省的第二高山。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亚”的称号,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区革命老根据地而闻名遐迩。但它为什么以“蒙”称名,古籍没有记载,也未见今人论述,作者不揣翦陋,略陈管...
8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刘桂棠,绰号“刘黑七”,山东巨寇。山东省费县锅泉人,汉族,男性。刘桂棠倾向过抗日,曾投靠国民政府,后当汉奸。他曾流窜苏、鲁、豫、察、热等省,于1943年被八路军击毙。由于刘桂棠排行第七,加之肤黑而被称之为“刘黑七”。1919年,刘桂棠部扩充...
9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当时己经下午三四点钟,刚下过大雨,天气寒冷,道路泥泞,又不通车。在这种情况下,我上街买了一把手电筒,吃了晚饭,就骑着自行车向兰陵返回。骑一阵,推一阵,有时还得扛着,走到卞庄已是深夜11点多钟了。我接受了这个任务感到既高兴又光荣,同时又感到责...
10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循着“酒仙”李白的诗踪,笔者来到了位于苍山县兰陵古镇的山东兰陵美酒厂。这个曾为战国时期荀卿治下的兰陵古郡,自古盛产美酒,素有“美酒之乡”的雅称。兰陵美酒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年的酿造历史。经现代科学分析,兰陵美酒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硒、锌...
11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并被选为总理。同时,推派了国内各省同盟会的负责人。山东籍的留日学生自1905年至1907年三年共有五十多人,加入同盟会者有日照丁惟汾(鼎臣)、高密刘冠三、黄县徐镜心(子鉴)、濮县彭春岑(占元...
12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刘以宋元的古朴、明清吕纪、青藤、八大的笔墨意趣为范,行名山大川发神逸于笔端。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如“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和两届“日本、中国美术交流展"等。
13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徐继征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小学时书法启蒙于李欣吾先生,书仿作品在学区展出受到好评
14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花卉盆景和根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养花赏花自古有之。旧社会富户人家总要种花植草装饰庭院,更富者还有花园,而贫民百姓却无此条件。解放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花者越来越多,特别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兴养花之风,养花成为人们的一种业...
15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爆发后,田正中于1937年底,拉起了2000余人的队伍,成立二十一梯队,田任司令,下辖七个大队,活动于沂水县八区、莱芜、蒙阴等县的交界处。队伍成立后,田主张抗日,因部队有个别军官主张投日,所以导致1941年4月7日,田被投日派第七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