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刘冠三” 相关
共 32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1911年春天,侯芝庭在济南东关高等农林学堂求学时,接受了新知识,愈加痛恨晚清政府奴颜媚外,丧权辱国,腐败无能。通过刘冠三、陈明侯两人介绍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前,除去在同学中间抄传革命传单、传诵烈士事迹,传播爱国思想外,曾先后介绍邓天...
17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尉礼贤是德国人,是德国和瑞士合办的同善教会的牧师。他很早就来到中国传教。通晓中国语文,是一个中国通,是德帝国主义侵华的先遣者之一。他传教、办医院、办学的目的,都是为德国侵华服务的。他来到中国,先是活动于山东高密一带,除传教外,还办了同善医院...
18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二一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上,我国代表据理力争,迫使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交还青岛,并由中国出资赎回胶济铁路。但日本帝国主义对此并不甘心,妄图制造抗交借口,以继续霸占青岛和胶济铁路等殖民权益。
19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照片
20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时代: 不详
刘溥霖,字季瞻,一八八八年生于山东省沂水县埠前庄一破落地主家中。其父刘次哲思想开明,支持晚辈追求新知,后来包括刘溥霖在内的四个儿子均成为同盟会会员。 刘溥霖自幼酷爱读书,成绩突出,十七岁中秀才。一九〇六年到省城济南求学时,他结识了山东同盟会...
21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刘懋德(1885一1912),字勉斋,即墨县太祉庄(现属太祉庄乡)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懋德由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刘冠三介绍加入同盟会。1912年1月下旬,清军某部两军需书记押送军火赴莱州府,路过丈岭时,被刘懋德等将枪械强行截住,准...
22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军事机构
同盟会是辛亥革命时期领导革命的政党。它在日本成立,海内外山东省籍学生加入者有刘冠三、徐镜心、蒋衍升、谢鸿焘、邹秉绶、陈干、邱丕振、于洪起、丁惟汾、王朝俊等,自1905年至1907年三年中山东的留日学生加入同盟会者有53人。其活动范围主要是学...
23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教育
济南山左公学,刘冠三创之,建始于光绪三十二年二月,明年十二月废。冠三始学于济南师范学堂,唱率结会罢课、指摘清吏,见嫉监督方燕年,燕年惎之未敢发,年假诸生散归,遂黜冠三学籍,冠三曰:“黜我固宜。”时光绪三十一年冬,谢鸿焘返国之年也。冠三既创白...
24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教育
青岛震旦公学,陈干创之。山左公学废之明年,震旦兴,兴于光绪三十四年,其年废。初,干至青岛主吕子人,子人名某,以字行,精计算,治办西人建筑工程,交纳多豪士,闻干洞论时事,疑其康、梁党也,讯干,干曰:“康、梁何足道,必欲救中国,非革命党不可,革...
2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李光仪在日求学时,适逢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东京组织同盟会,号召推翻满清帝制,建立共和政体。小岩曾进谒中山先生愿投身革命,蒙中山先生的嘉勉,遂加入同盟会。毕业回国,与当时的同志丁鼎丞、刘冠三等组织了同盟会山东分会,先生被推为会长。
26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2年9月27日,孙中山在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徐镜心、刘冠三等人陪同下,乘火车由济南抵青岛。孙中山到达青岛的消息一传开,各界群众齐集车站热烈欢迎,青年学生们尤为热情。
27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军事事件
1911年12月2日徐镜心等抵青岛与刘冠三会晤,得知已电烟台王传炯,唯王不肯与其合作,并要取消独立,形势颇为险恶。
28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1年12月4日徐镜心抵青岛会见刘冠三,得知王传炯玩弄两面手法,阳奉阴违,阴谋取消烟台独立。
29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来到山东济南,随行有宋蔼龄、戴传贤等。会见了山东同盟会支部同志徐镜心、刘冠三等,并在咨议局旧址向山东各界士绅代表们发表演说。
30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2年9月28日徐镜心、刘冠三陪同中山先生一行去青岛视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