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兰州” 相关
共 525 条 7 / 35
9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侯后街位于北城墙内侧,与贤后街中西段平行,其西端与大众巷连接,其东端朝南拐入贤后街,全长271米,因处于前后街(贤后街)后面(北面)称为后后街。晚清民国初,改为侯后街。
92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侯后街西端为朱姓四合院,坐北朝南,一院两进,共有24间房。
9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晚清时,后后街街口罗姓院落为两湖会馆产业,曾居住过一位花木兰式传奇人物。此人为湖南女子陈元萼,因遭战乱,除她之外,全家人皆死,遂女扮男装,从军湘军左宗棠部。她作战骁勇,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战功累累,官至统领。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元...
9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侯后街中段街北有一所四合院,一进两院,为佛教居士持斋念佛,研习佛理,开发智慧,弘扬教义,净化身心的活动场所。其中一位,新中国成立初期犹穿长袍马褂,一对雪白三绺胡子,慈眉善眼,小孩称封爷爷,他颔首微笑,轻轻抚摸小孩头顶,似乎为小孩摸顶赐福。
9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街南东段有一株巨大的老榆树,树根突出地面,树干高大粗壮,树皮皴裂,树冠如盖,枝密叶浓,树杈中筑一小庙,内供神树排位,树干上缠绕红色绸缎,悬挂木匾,其一曰: “神明荫护”,为祈神者敬献,树下有石香炉。
96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小北街原为清代驴市,为买卖骡马毛驴的市场,故称驴市街,南北走向,南至新关街,北至城墙,再西拐,进入庆安街。民国时,因带“驴”字欠雅,遂改为小北街,取小街朝北之义。
97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明代,在街北尽头建荣光寺,背靠城墙,面朝南山。
98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15号大四合院在巷北路西,坐西朝东,新中国成立初,甘肃省民盟、甘肃人民出版社先后入驻,1954年甘肃省文史研究馆从中山林迁入,从此一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均是甘肃省崇文敬老的所在。院中间三间会议室,将一院分为两进,后院上房五间,北间为...
99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街南端为王岱宅院,王岱,字晓霞,以字行,号星海道人,为清嘉庆、道光年间兰州著名画家。
100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中街子东西走向,东至宣家巷,西至酒泉路,长372米,是位于南关街(今庆阳路中段)与井儿街中间的一条街道,故名中街子,街道名带后缀“子”,表示这条街道较小。
10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街北32号(今53号)为国民党新编第二军军长、第八战区东路总指挥鲁大昌的住宅,一进两院,前院南部为二层木楼五间,后院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兰州浴池锅炉房。
102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井儿街东西走向,位于酒泉路与宣家巷之间,长425米。因街道中有一眼水井而得名。
10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街西口路北为金花娘娘庙,民间传说是由她的故居而建的。
10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至清代,煤市渐次消失,遂以街中的一眼水井而得名井儿街。井儿街地处南关、东关结合部稍南,地位优越,巨商富户建宅其中,人称“官园街上没怂的,井儿街上没穷的”。这些大宅院,大抵有高大砖雕门楼,附带后花园、车院,房屋,一砖到顶,院内铺方砖。
10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井儿街东端拐向北面,接中街子东口,东出宣家巷。拐弯路西有一座大车门院落,院内空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