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八井村” 相关
共 514 条 17 / 35
241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曾是闽东游击队的革命根据地,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自身的解放进行革命斗争。新中国建立后,畲族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在修水库时,畲族人民展现出高昂的劳动干劲。这首《水库歌》描绘了当时修水库的情景,展现了畲族人民的劳...
242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畲族群众热爱唱歌,民歌内容丰富,包括叙事歌、小说歌、情歌、风俗歌等类型,曲调优美。八井村民歌基本涵盖这些类型。
243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畲族群众热爱唱歌,尤其在接待来客时,他们会唱山歌欢迎。对歌不仅比歌唱的数量,更比歌的内容。赛歌时,年轻人尤为活泼,赢的一方会用各种方式开玩笑。对歌通常在晚上进行,熟人之间不对歌,夫妻可通过唱歌增进感情。对歌时,男女都用假声唱...
244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畲族群众热爱唱歌,尤其在接待来客时,他们会唱山歌欢迎。对歌不仅比歌唱的数量,更比歌的内容。过去村里常见的对歌有:寮里来客对歌、拦路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这些对歌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为当地人民带来欢乐。
245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畲族对歌的一大特色是采用假声演唱,这种假声以其恬静、清秀、古朴的特色深深吸引着听众。对歌通常在晚上进行,因为夜晚需要一种与幽静的夜晚相称的音乐,这种音乐不是洪亮、奔放的真声,而是柔和、清秀的假声。这正是畲族群众智慧的结晶,也...
246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的传统民族音乐面临挑战,主要原因是现代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青年人的心理排斥。现在,新老歌手交替出现断层,村里多年不对歌,20多岁以下的青年基本没有会唱山歌的。传统民族音乐的走向取决于其生长的土壤和村民的兴趣爱好。目前能做...
247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由于现代文化和信息的传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撞车面临巨大危机。主要原因是现代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青年人心理上的排斥。畲族民族音乐面临新老歌手交替断层的危机,青年人放弃传统。民族音乐家可以作为采风对象,或通过民族旅游开发、传统节...
248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弘扬的基础是其生长的土壤。畲族山歌面临危机,主要因为现代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青年人的心理排斥。民族音乐家可以从畲族音乐中寻找创作素材,同时通过民族旅游开发和传统节日盛会培养新兴歌手来挽救传统音乐。
249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长期与汉族杂居,使用汉字作为文字。八井村畲族学习汉文历史较长,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根据2003年的调查,全村初中毕业生仅占4.78%,大专及以上学生更是极少。
250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在闽东地区通过社学和私塾学习汉文知识。社学教授经典和君臣之礼,而私塾则提供更基础的识字教育。八井村在清代已有私塾,民国时期因经济贫困,现代小学无法设立,私塾仍起重要作用。教学内容包括常识和日常所需知识,教学方法注重朗读、背诵和...
251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幼儿教育始于1958年,家长重视早期教育。小学教育在1952年开始,教师学会了畲族语言。学生面临家务和路程问题,影响学习。学校采取措施,如重新安排课程表和实行住宿制,以解决矛盾。在党中央普及小学的号召下,学生人数增加。校址多...
252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幼儿教育始于1958年,课程包括语文、算术等。1980年,罗源县妇联、民委等集资在八井村办幼儿学前班,学生每日学习6小时。后因幼儿数量减少,2003年停办。但家长们自行组织教学,重视早期教育。幼儿学前班教育对畲族小学生非常重...
253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小学的历史始于1952年,最初由村民将福房祠堂改建为教室。教师多为汉族,为方便教畲族学生学会了畲语。学生主要来自八井村及附近村庄,但因家务负担和路程远等原因,学生人数波动较大。1958年普及小学后,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并实行了住...
254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小学的历史始于1952年,最初由村民在福房祠堂设立。教师多为汉族,为了教畲族学生甚至学会了畲语。学生主要来自八井村及附近村庄,但因家务负担和路程远等原因,学生人数波动较大。1958年普及小学后,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并实行了住宿制...
255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八井小学是位于八井村的唯一学校,1952年设立,后因学生人数减少和计划生育政策,规模有所调整。学校现有7名教师,均为汉族,负责1~6年级和幼儿学前班的课程。学生总计161名,均为畲族。学校实行住宿制,教师待遇满意,工作积极性高。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