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侍郎” 相关
共 57 条 4 / 4
46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詹仪之,字体仁,建宁府遂安县(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知静江府。先后从学于吕祖谦、朱子。
47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章颖(1141—1218年),字茂献,临江军(今属江西)人。以兼经中乡荐,孝宗即位,应诏上万言书,礼部奏名第一,累官至兵部侍郎。宁宗时因忤韩侂胄罢官,韩死,复出,累迁礼部尚书。晚年奉祠家居。与朱子为平辈讲友。
48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郑伯熊,字景望,永嘉人,谥文肃。“德行夙成,经学尤邃。”绍兴十五年登第,历任黄岩尉、婺州司户。隆兴初召试正字,除太常博士,后除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读,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绍兴末,伊洛之学稍息,学者复于伯熊得之。”与薛季宣齐名,有著作...
49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钟世明,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间任尚书右司员外郎,兼权户部侍郎,时朱子有致其书信一通,论经总制钱事。朱松之友,朱子少时即与其相识,绍兴十八年朱子中进士,钟氏亦为考官之一。
50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时代: 南宋
朱在(1169—1239年),字敬之,又字叔敬,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出生于崇安五夫里。在朱熹的三个儿子中,朱在年纪最小,也最长寿,享年71岁。朱在也最有才华,他受朱熹影响最大,跟随朱熹时间最长,最得父亲的宠爱和真传,功名业绩也在二...
51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时代: 南宋
朱浚(1233—1277年),字深源,号尚友,朱鉴次子,生于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朱浚幼承庭训,深得家学真传,才华横溢,又志向高远。他以荫补入仕,后历官朝散大夫、右文华殿修撰、两浙转运使兼吏部侍郎,成为当时朱子后裔中职位最高的人。...
52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时代: 南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朱胜非(1082—1144年),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宰相。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登太学上舍,累迁东道副总管,权知应天府。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
53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时代: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安溪人,清初著名朱子学家、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参与平定三藩之乱,擢侍读学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通政司通政使、兵部...
54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时代:
王兰生,字振声,一字信芳,号坦斋,直隶交河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李光地督顺天学政,王兰生应童子试,为李光地所赏识,遂拔为第一,补县学生。后李光地升任直隶巡抚,又将王兰生录入保定莲池书院肄业,教以治经,旁及乐律、历算、音韵之学。康熙四...
55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时代: 南宋
傅伯成(1143—1226),字景初,号竹隐,谥忠简,泉州人,官至侍郎,加龙图阁学士,孝宗隆兴初年(1163-1164年)与兄伯寿同登进士第,著《竹隐居士集》等。
56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时代: 南宋
朱在,字敬之、叔敬,建阳县人,朱熹季子,官至侍郎
57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时代: 南宋
刘炳,字韬仲,号悠然翁,称睦堂,谥文安,建阳县人,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知应城县(今湖北),官至侍郎,刘爚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