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条

检索条件

与 “于学利” 相关
共 7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教育事业的发展综述,其中包括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师资、教育基地等。
2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七里海区域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初称为耕读班,后改为育红班,并陆续建设了多个学前班和幼儿园。逐步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南淮淀中心园等园所获得了荣誉称号和认可。
3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区域最早的教育形式是私塾,后逐渐发展为创办学校阶段。1950年后,七里海区域的小学教育开始全面普及,建立了多所小学和中心校,提供基础教育服务。
4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七里海区域的学制缩短,初中、高中学制为2年,并存在戴帽初中和高中。然而在80年代,戴帽高中陆续被撤销,目前七里海区域仅有潘庄中学和任凤高中两所高中学校。潘庄中学是区县级重点高中,设施先进,教师和学校多次获得奖项。...
5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刘福芳女士于1964年创办了宁河县乡村第一所农业中学,招收了兴家坨、后辛、洛里坨三村的学生。然而在1966年停办。后来,根据教育部门的决定,任凤中学筹划职业学校,并于1992年创办了宁河县第二职业学校。学校开设了食用菌、水产、汽修...
6
师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区域的师资情况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建国前,主要由村里有文化的人担任教师。建国后,公办和民办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通过整顿民办教师队伍,逐渐减少民办教师的数量。师资来源主要是县内培训优秀初中、高中毕业生,师范学校毕业生,以及大专...
7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区域优越的教育资源包括古海岸湿地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可以提供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