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沂县” 相关
共 90 条 4 / 6
46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四县边联是临(沂)、郯(城)、费、峄四个县的边缘地区。当时,各地在发动、组织群众抗战并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有所不同的。临沂县、郯城县是以发展青年救国团为主体,建立动员委员会,进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而四县边联则是在发展自卫团...
47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45年春,我在八路军鲁南军区五团三营十连三排任副排长,当时鲁南军区所属部队和地方武装,为了肃清盘踞在根据地周围的日、伪据点,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3至6月发动了讨伐王洪九、梁仲亭、张里元的三次战斗。
48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芦汪子村,地处苏、鲁两省边界,与临、郯、邳三县相邻,里,远者百余里,但是艰苦的环境、锻炼的勤劳勇敢,二十年代末,东西南北相距县城近者50多当时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动乱的年代却把这里的人民并富有斗争性。
49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韩英和祖籍费县韩寨,父辈起迁居临沂县第八区友期庄(现苍山县辖区)。其父韩孝亭有一手酿酒技术,经友人介绍到“黄源盛”酒店当酒师傅,以维持生计。
50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题五贤祠》原诗碑已在文化大革命中毁坏了。2003年王羲之故居扩建并重修五贤祠时,又新镌刻一通高六米的诗碑重立于五贤祠内。
5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时代: 不详
范筑先原名多魁,字祝仙,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己卯)生于山东省馆陶县卫河西岸南彦寺村。幼年家计贫寒,曾入村塾读书,刻苦研读,终因生活困难辍学。后推小车从事贸易,维持家庭生活,也当过地主的雇工。嗣后投军于清军第四镇,由士兵递升为排、连长。复被...
52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 时代: 不详
冯世达,男,李家营村人。解放临沂后,任临沂县长。
5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时代: 不详
董汝骏,男,济南人,道尹公署的第一科科长,临沂县知事。
5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王保合,男,临沂县顽县长,反共反人民,和临沂行署主任蔡少衡、郯城顽县长梁钟亭为搞垮抗日团体和武装力量,他们纠集反动势力,不断制造摩擦。
5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王保合,男,临沂县顽县长。
56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李凤武,男,临沂县县长,这位李县长刚上任时,为显示他的权威,每逢临沂大集,就要以“惩治刁民”为由,乱杀无辜。一次,他在大街上见一乡民鞋上打了圆钉,走路时发岀响声,就以“地痞流氓,骚扰过市”为名,命人将其鞋子扒下,拔掉鞋钉,砸到该乡民的脚跟上...
5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 时代: 不详
唐军,男,临沂县组织部长。
5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范筑先,男,在一九三三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六月期间曾任临沂县县长。他为民谋利的善政、铲浊除垢的业迹,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独步清流,玉洁冰清的道德情操至今为人民所赞颂。
5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王兴盛,男,临沂县警士班长。
6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李凤五,男,临沂县县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