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600 / 727
8986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箍撸匠是专门从事钉缸、钉碗、钉碟子等补合瓷器和其它用品的手艺人。过去,箍撸匠走街串巷,吆喝着 “扒盆 — —箍撸锅”,各家的婆娘媳妇们听到吆喝声,忙找出自己的破锅烂碗拿到箍撸锅匠前让其修理。其实,在乡间扒盆箍撸锅的按修理东西的品种来决定工程...
8987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待招俗称剃头匠,是给人理发、刮脸、修胡子的手艺人。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清朝之前,并无剃头这一行业,剃头意味着不孝。剃头匠的出现,是随清朝政府迫使汉人剃头的政策应运而生的。旧时的剃头业大致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设有铺面,坐店经营;一...
8988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厨子即厨师,是烹制菜肴的艺人,旧时又称“火夫”、“橱役”等。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中国烹饪史略中称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而且是“寿命最长的厨师”,至今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中国素以烹饪王国著称...
8989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戏子匠以前泛指唱戏唱歌演节目的艺人。过去,戏子匠地位较低,但他们却是人们娱乐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当。戏子匠主要以演地方戏为主。永昌地方戏有秧歌、小曲、快板、皮影、舞狮等。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而大众又喜闻乐见的演...
8990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教书匠是旧时对老师的一种俗称,又叫私塾先生、先生或塾师。担任私塾先生的主要是科举落第的秀才,其次是未中秀才的童生(儒童)。私塾先生的从教模式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开办私塾施教,二是被延请施教。塾师自己开办的私塾世称“门馆”或“家塾”,即塾...
8991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裁缝匠是指专业从事裁剪、缝纫进行服饰制作的艺人,也叫 “缝衣匠 ”、 “成衣匠”或 “缝子”、 “缝工”等。裁缝匠的从业形式为开设店铺和上门做工两种。过去,做衣服一般集中在春节前或家庭全年的空闲时间,各家请裁缝师傅上门量体裁衣做衣服。制作方...
8992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装裱匠是专门装饰书画、碑帖的艺人。过去,装裱又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伴随着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做成,其材料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
8993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踢毽子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游戏。可单人运动,也可双人比赛,还可多人游戏,有“踢对”、“滑划”、“尥蹶”、“称将”等花样。比赛时,一般规定五对、四滑、三尥、二将、一偏,踢技高者要踢十对、八滑、五尥、三将、二偏等。比赛双方依照事先约定的花样和数量...
8994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又称“跳河”。玩跳方时先选择平坦的地方,在地上划了长方形条格或连接的圆圈,有三格、五格,最多七格,从小一格起逐格增大。在玩的过程中,双方以计百分为输赢,得分够所规定的分数,可划其中的一格为自己所赢得方。游戏规则为跳方者手中拿一小块瓦碴或石片...
8995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砸平”是农村男孩常玩的游戏。二人和多人都可玩。游戏时,选择一方平坦地,划五道五尺长线,每线相距一步,第一线上竖支玩家的“平”,也就是一块五寸见方的平板石头,玩家手拿一块平块石站第五线外,投掷第一线的“平”,投准抛倒“平”后,再进第二线,变...
8996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又称“赶老牛”。游戏时,选择平地划三丈余大小的场地,两端各挖一碗大的洞穴,称“牛比”。每队三五人,各持一节三尺长棍,一人持棍守护洞穴,其余人抢赶老老”。“老老”是砖头磨成或木削的一个圆球,队员们各持棍争赶“老老”入对方洞穴,在规定的分数中,...
8997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摔跤”时,按一定的规则,推选一人为评判,其余人观看,摔跤者往往徒手相搏,能把对方摔倒在地,称为“撩倒”者为胜。摔跤是一种角力性游戏,同时也是青年人展示力量的一种方式。
8998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两人徒步相搏,按规定弯腰,双臂用力揽抱对方腰部,各自用一腿插入双方两腿档间,不得使绊,两人的架式、力度要等量。比赛双方在评判者的口令下,同时用力提拔对方。如一方被拔起,称为输者,输者双脚离地间,就会被对方(称胜者)挟手腋间旋转。拔腰需要力量...
8999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拐把”就是两人相互用手比腕力,又称“扳腕”。“拐把”时,双方约定,站身拐或坐身拐。站身拐时对方伸出一腿跨前一步做式,两人各伸出右手臂,相互握紧手掌,伸屈胳膊,持一水平线,听口令相互用力拐搏,一方被对方翻压下手臂为输。坐拐时两人面对一桌,伸...
9000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又称拔棍。相扳双方对面坐地,两腿伸直,四脚相蹬抵,双方伸开两臂握住一根坚实木棍,木棍的位置属于两人蹬脚线,听口令开始,相扳时必须保持身子端正,一方被一方拔起身,屁股离地者为输。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