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34 / 727
799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下葬后第三天,孝属到茔地将坟丘整理一番,垒好墓门,烧化纸钱祭奠。
799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葬埋后每隔七日在家门祭奠一次,称旬祭,从“一七”到“七七”。以后到“百日”、“周年”再行祭祀。体现了子女后辈对逝去的亲人的无限怀念。
799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脱孝也叫除灵,旧时要服丧三年,这一旧俗逐步被改变。有在“七尽”(即四十九天)或“百日”、“周年”脱孝的,如今大多都在下葬之后即可脱孝。这样有利于亲属在办完葬事后从事各自的工作或社会交往,不致受俗礼和禁忌的限制,这是应该提倡的。
799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春节是我国农历年节,过春节也叫“过年”,是最古老而又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忙乎起来,“腊八”以后,就开始置办年货,陆续将过年时用的肉、菜、烟、酒、服装鞋帽、香纸灯烛、烟花爆竹之类买齐备用。
800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民间习俗,腊月二十三日要祭拜灶爷,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炉灶的崇拜。祭灶是过年的前奏,故称“过小年”。民间俗信,灶爷乃一家之主,除了给家庭以祥和、幸福、吉利外,还监督家中人的行为,记其功过是非,向天神汇报。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家中男主人(俗习女...
800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到了除夕这天,所有年食都已备好,家家门上贴春联、贴“门神”(年画或“福”字)。所有外出的人都已赶回家,阖家团圆,吃团圆饭。城关镇民间习俗是除夕晚上吃长面,大年初一吃饺子。俗有三十日“皮条”(指长面),初一日“元宝”(指饺子),初三日“珍珠玛...
800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上元节”,也称“灯节”,这天要“观花灯”。观灯习俗始于秦汉,盛于唐宋。过去每逢元宵,县城内要家家张灯,户户结彩。且在南大街扎做鳌山(亦称灯山)点灯360盏,四街同时悬挂花灯,社火锣鼓喧天,穿行街巷,市民咸观灯取乐。民国...
800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端阳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日,这天,家家都要插柳枝于门楣以“避邪”,吃油饼卷甜糕(八宝饭),喝雄黄酒,并将雄黄酒沫于小孩鼻子、耳朵、头额,免蚊虫叮咬。城关镇习俗,这一天都要到北武当山去登高远眺,烧香谒庙,意在祛病除邪,驱散瘟疫毒气。这一传统习俗一...
800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传统习阿俗中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它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它与气候、物候、农事有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回升,雨量增多,冻地开化,正是春耕春种的...
800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农历四月初八日,是城关镇传统的盛大庙会。四月初八日本是佛教节日,称“浴佛节”或“佛诞节”,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日。这天,各佛教寺庙都设斋讲经,大会僧众。北海子金川大寺是唐代敕建寺院,佛事活动历来庄严隆重,每逢四月初八日浴佛节,县城及四乡信众清...
800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原为宗教节日。后演化为祭祀祖先,超度亡灵的传统节日。与清明节相同,七月十五前一周,就有人开始上坟扫墓。七月孟秋,牛羊肥壮,祭祖献羊已成风气。宗室相约,备面桃馒头、瓜果蔬菜、酒水汤饭、冥币纸钱,锅碗帐篷等,牵一只活羯羊去...
800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拜月、赏月是中秋节的主题。时至中秋,禾稼收获,人们庆丰收、贺团圆。永昌民间祭月的月饼有传统的做法,它是一种面蒸食品。大小根据蒸笼的大小或需要而定,大者有直径40至50公分的,小者也可做15至20公分不等。发面和好...
800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城关镇人在这一天都要到寺院庙宇去游玩,同时烧香拜佛,叫做“游百病”,其意是祈求一年里健康顺利,消灾祛病。旧时人们多在县城内城皇庙烧香。城皇庙没有了,就到城郊寺庙去。自东山头普济寺和武当山寺庙修复后,人们在这天都要出行,去游山谒庙,山上游人络...
800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农家俗称“龙抬头”,其意为春雷鸣动,万蛰皆起。农历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后,冬天里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古书记载,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民间纪念这一天,是在盼望风调雨顺的好收成。二月二这天,男子要剃头、理发,以取吉利。
801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城关镇农谚云:“早上惊了蛰,后晌拿犁别”。交惊蛰节,大地解冻,可整地保墒等待耕播。惊蛰这天,城关镇民众要吃醪糟鸡蛋汤泡油棒子(麻花),这一食品可润肺利气。农家在这天也给耕牛灌清油,内加大黄粉或炖烂的萝卜,给耕牛清热润肺,准备开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