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城关镇传统节日习俗中元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115
专题名称: 永昌县城关镇传统节日习俗中元节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5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原为宗教节日。后演化为祭祀祖先,超度亡灵的传统节日。与清明节相同,七月十五前一周,就有人开始上坟扫墓。七月孟秋,牛羊肥壮,祭祖献羊已成风气。宗室相约,备面桃馒头、瓜果蔬菜、酒水汤饭、冥币纸钱,锅碗帐篷等,牵一只活羯羊去祖茔祭扫。除一般的仪式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献羊。将活羊牵到坟院,宰杀后献于坟院“供桌”前。烧纸祭奠后,在坟院外挖好的土炉灶引木柴火将羊肉煮熟,在搭好的帐篷里分而食之。子孙们吃肉饮酒,饱享祭祖后的食物,留连至天色将晚方归。《永昌县志·风俗》(乾隆本)记载:“七月十五具羊牲献瓜果,多有搭棚设帐,竟日乃巳”。如今亦然。这种阔绰的上坟,也是人们生活水品提高的体现,人们认为子孙们过上了好日子,让逝去的祖先也要富裕,不能寒酸。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