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86 / 3354
577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中孚传》阐述了君子在商讨刑狱时,尽自己的忠诚而已;对于判决死刑,极尽恻隐之心而已。君子对天下的事,无不竭尽自己的忠诚,而讨论刑狱减缓死刑,又是尽忠中最大的事。
577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小过传》阐述了事情有时候应该做得过头一点点,那是为了服从时宜,但怎么能太过分呢?如行为过分谦恭、丧事过分哀痛、用度过分俭朴,太过分就不行了。小有过分是为了顺从时宜。能顺乎时宜,所以就大吉。
577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小过传》阐述了防范小人的办法,首先是端正你自身。
577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经说·诗解》阐述了周公心存至公而没有私念,他的进身和退守全都依照正道,没有利欲蔽塞他清明的心。他的处身行己,夔夔然有恭谨畏惧之心;他心存诚意,坦坦荡荡没有疑虑之意。所以他虽处在危险境地,而不失于圣人的气度。
578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经说·诗解》阐述了采察风土民情,求访贤人君子,这是使臣的大事。
5781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一阐述了学问是天下公理,没有彼此之分。如果真的辩明了,不是有益于王安石,就一定有益于我。
5782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二上阐述了张戬做司竹监丞时,曾喜欢用一名卒长。快到任满交替的时候,他亲眼看到这卒长盗窃竹笋皮,于是依法治其罪而不稍加宽免。治罪之后,对待这人还如当初一样好,一点也不介意。其德量是如此的宽大。
5783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三阐述了如果应该开口说话时,即使要他的头也要开口,应该是听到他的话叫人感到义正词严。
5784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三阐述了应该在实践中学习。所以《周易·蛊·象》说:“振奋人民,培育自己的道德。”但要明白了道理后,才能如此去做。“何必一定是读书,才算是为学。
5785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三阐述了程颐见一位学生急急迫迫的样子,问他为什么,回答说:“要去了结几处人事。”程颐说:我也并不是不要应酬人事,但何曾像你这样急迫?
578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四阐述了胡瑗的门人弟子们,大都懂得考察古事,爱养人民,那么对于从政他们还有什么困难。
578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四阐述了与人相处却不告诉其过错,是对朋友不忠。要使忠诚之心相交相通在你告诉他过错之前,那么话一说出,人就听信了。又说:朋友之间劝善之道,要使诚意有余而劝善的话常感不足,则对人有益,在自己也不会自取其辱。
578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七阐述了职责中应该做的事,不能靠耍小聪明逃避。
578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六《孔子家语·子夏问篇》阐述了“住在这个邦国中,就不非议这一国中的大夫。”这道理讲得最好。
579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一《尚书·毕命》阐述了“能够勤勉于细碎小事”最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