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013 条 156 / 1001
232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菏泽专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内设科技情报组,是区内最早的科技情报机构。1977年4月11日菏革发(1977)27号文件公布成立菏泽地区科技情报站,编制12人,非独立核算单位。1979年,地区情报站改为菏泽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
232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农村科学技术开发中心前身是菏泽地区微生物试验站。该站1972年成立,人员16人,1978年改为地区微生物研究所。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从事以细菌农药代替化学农药,以微生物抗生肥料代替化肥等课题的研究及推广应用。1984年10月,在微生物研...
232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在1985年科技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453人,占36%;中专文化程度的15612人,占59%,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1188人,占4.5%。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占0。04%;中级职称的1271人,占4.84%;初级职称的24972人,...
232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78年菏泽地区科研项目中获全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的有17项。1978一1985年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340项,其中工业165项,农业137项,其它行业3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01项,省级先进水平的122项;省级以上...
233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菏泽地区科协组织推广了方塔窑烧制砖瓦新技术,仅菏泽市5个乡镇就推广方塔窑10座,使200户农民脱贫致富。《山东科技报》等20多家报刊对此进行了报道,全国29个省、市有400多人来函来人求教.菏泽地区科协为此举办了两期学习班,培训...
233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科技情报工作是根据客观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整理、贮存国内外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情报资料,以多种形式准确、及时和有效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区内从事科技情报工作的单位主要有菏泽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菏泽地区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和各县市科技...
233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随着科普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菏泽地区内逐步形成了一个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群众性科普网络。至1985年,全区310处乡镇配备专职科普干部314人,建立科普学校225处,占乡镇总数的76%;建立村科技协会821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5%;建立各...
233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测雨雷达探测探测项目包括回波位置、性质、形状和强度,以及连续跟踪观测回波的移动方向、速度和强度变化,并编发雷达回波观测报告,参加全省组网,发往全省有关地区气象台和全区各县气象站,用以分析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地域和强度,为短时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233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测雨雷达探测探测项目包括回波位置、性质、形状和强度,以及连续跟踪观测回波的移动方向、速度和强度变化,并编发雷达回波观测报告,参加全省组网,发往全省有关地区气象台和全区各县气象站,用以分析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地域和强度,为短时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233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一般性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区域的和当地的天气预报,短期、中期、长期和短时天气预报;农业气象预报等。区内天气预报是1958年开始的。首先在菏泽气象站开始制作并发布三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其内容主要有晴、雨、风、气温等。其后...
233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以后,菏泽地区气象台和各县气象站先后配备了79型短波气象定频接收机和123型CZ一80型气象传真图片机,用以接收北京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和日本气象传真广播的天气实况客观分析图、天气形势预报图和各种气象要素预报图等,气象通讯设备基...
233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气象服务领域逐步扩大,全面开展了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各种生产专业户服务;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小商品经济及时提供专业天气预报、气象资料和情报服务;为国家重点工程、工矿企业、能源、交通运输等部门提供了专业气象服务。
233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电台已列入全国基本地电台网,参加全国地电资料交换。地下水动态主要是通过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研究其异常动态的时、空、强分布规律,为探索地震预报、研究震源机制、地震成因等提供准确、连续、及时可靠的资料。区内有地下水动态观测深井10眼,其...
233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地震荷泽地震监测中心台1978年配DD一1型地震仪一台,摆房年温差为30℃,日温差为6°C,相对湿度一般为60%,最大为85%,地面摆房距记录室90米。1983年11月12日,新设370米深的DJS一1型深井摆地震仪,放大倍数较地面摆提高一...
234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发生后,在国家地震局汪成民的指导下,由宇文欣、苏鸾声、赵宪趙、黄保起、王兴汉、尹汉南、张孟昂成立了地震现场宏观异常调查组,对震区地震前后出现的一些宏观异常现象进行了调査。多次调査获得的宝贵资料,对于地震的宏观预测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