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013 条 144 / 1001
214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农业肥料主要是农家肥,也有少量进口化肥,俗称“肥田粉”,主要是硫酸铵和普通过磷酸钙,1958年,根据化工部《发展化学工业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精神,动工兴建了梁山、巨野两处年产800吨的合成氨化肥厂,1960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
214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区内使用的油漆主要是桐油和大漆。民间多用桐油熬制后涂饰家具。60年代中期以前区内没有油漆工业,所用油漆全部由外地购入。1966年8月,在沿海企业向内陆搬迁时,青岛油漆厂搬来成套设备,带来管理干部和技术力量,投资44.2万元,建成了青...
214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区内最早的橡胶加工业是菏泽县橡胶厂。该厂是1952年由18家个体户组织起来的制鞋互助组,生产布鞋。1958年与制革社合并,人员增加到320人。1970年增加布胶鞋生产,并更名为菏泽县制鞋厂,属二轻系统,布胶鞋产品由化工系统归口统计。
214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医药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60年始建菏泽制药厂,因设备简陋,原料不足,又于1964年停产,其修配车间改为医疗器械修配厂。1971年,菏泽制药厂、东明制药厂相继组建。
215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区内煤炭埋藏丰富,但长期未予开采。1976年1月,省委、省革委、济南军区决定把军区炮兵后勤部在泰安宁阳开办的煤矿移交荷泽地区,称菏泽地区茅庄煤矿。从此,菏泽地区有了煤炭工业。
215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石料做为建筑材料在全区开采较早,使用也极为广泛,尤其是石灰岩是生产水泥和加工石灰的主要原料。据勘测,仅梁山县境内梁山和小安山两区域的石灰岩储量就有3000万立方米。1949年12月,以梁山县银山周围山场为基地,建立了梁山石料厂。
215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市砖瓦厂是全区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砖瓦生产厂。始建于1952年,原址在菏泽市城关吴庄,先后迁址城北刘庄、城东南大屯,1978年为节约耕地和方便运输,又迁址于荷泽城西杜庄乡耿海与段庄之间菏东公路北侧。该厂国家投资28万元,集资120万元,...
215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区内锻烧石灰最早是用一种“野窑”,以后又改为“土窑”,生产周期为15天,间歇性生产,产量较低。1966年4月,区内筹建梁山水泥厂,当年建成1.5X6米普通立窑1座,年产8000吨矿渣水泥。
215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区内预制件生产始于50年代中期,品种主要是门窗过梁、檩条、盖板、花格棂等小型简易预制件。全区钢窗生产始于70年代末,主要生产厂有:菏泽地区钢窗厂、菏泽市钢窗厂、梁山县钢窗厂、单县钢窗厂。
215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66年烟台石棉制品厂迁至梁山县,改称梁山石棉制品厂,为全区石棉生产之始。1968年、1972年,单县石棉制品厂和梁山县石棉保温制品厂相继投产。
215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35年,郓城县泰兴铁工厂仿制了5.5马力柴油机两台,一次试验成功并投入使用,是区内原动机生产之始。虽其工艺粗糙,当时被誉为是惊人之举,开创了区内动力机械制造之先河。
215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机械电子工业,1975年以前,先后归属工业局、重工业局领导。
215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35年,郓城县泰兴铁工厂仿制了5.5马力柴油机两台,一次试验成功并投入使用,是区内原动机生产之始。虽其工艺粗糙,当时被誉为是惊人之举,开创了区内动力机械制造之先河。
215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境内农机制造业发展较快,主要产品有耕作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排水灌溉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等。1985年,该行业共有生产厂16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451.64万元,金属切削机床1296台,锻压设备140台,职工5732...
216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轻工业机械60年代,区内轻工业机械生产厂家仅有曹县自行车配件厂和菏泽轻工业机械厂(原印刷厂修配车间),主要生产印刷机、平压冲床和自行车零件等。1975年菏泽轻工机械厂停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