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章丘老字号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黄岛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安丘文史资料
李沧文史第四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莒南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名胜古迹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槐荫文史资料
蒙阴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德州文史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州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名胜古迹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河东文史 第一辑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政协史料
章邱煤矿史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沂南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
德州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中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莒南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李沧文史 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历城文史资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当代中国的山东
德州文史(五)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德州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济南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青岛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历城名人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平阴文史资料
商河文史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德城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德州文史
商河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莱西文史资料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历城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德州文史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五辑
郯城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長清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临沭文史资料
济阳县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市中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平阴风物志
辛氏三代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安丘文史资料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历城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德州文史
长清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辛亥革命在山东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莒南县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青州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长清文史资料第三辑
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安丘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邱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第二辑
活跃在各条戦线上的政...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明水撷英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民俗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德城文史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89
/
4002
55321
打夯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夯”是人们修筑堤坝或建造房屋时为砸实地基所用的工具,有木夯、石夯、铁夯等。我们这一带用的大多都是石夯。把一块石头凿制成长方体形,底面平整,两侧各固定一根木把,四周拴上四根绳子。劳动时一般五人操作;领夯者手握木把,掌握方向;其余四人同时拉绳...
55322
吆牛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吆牛号子,当地也称“喝喝油”或“打喝了(lia。)”,是人们在使用牲畜耕地或打场时所唱。一般只有曲调,没有唱词,以衬词为主。其调悠扬、舒展、柔和、轻松。劳动者往往随着“号子”的缭绕余音,再伴以清脆的一声鞭响,的确别有一番风趣。每逢春耕秋种或...
55323
秧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秧歌,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在四十年代中期至五十年代初我县广为流行,成为群众在节日、集会时经常表演的舞蹈节目。特别是每逢农历正月,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走乡串镇交流演出,村村锣鼓喧天、彩绸飞舞,充分表达了人们欢度新春,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
55324
花鼓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花鼓调,也属民间歌舞的范畴。用民歌曲调演唱的花鼓戏、花鼓舞在我县流传较广。因此,人们对花鼓调非常熟悉,不少人都会唱上几句。在旧社会,苍山一带常常遭受水旱蝗灾。人们迫于生活,只好携儿带女远走他乡,以打花鼓讨饭为生。他们唱道:“俺打花鼓转道游,...
55325
儿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也属民歌的范畴。它一般与童谣合称为儿童歌谣。这类歌曲在我县民间流唱非常普遍。其特点是:形式活泼,用词简炼、韵律响亮,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歌词内容大多反映了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感受和认识,展示了他们天真烂漫、向往美好未...
55326
皮影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皮影艺术是剪纸工艺与戏曲艺术的紧密结合,当地称为"影子戏”。皮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在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影人,很象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我...
55327
剌绣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刺绣工艺在我县有丝绣、挑花、割花等形式,在枕头顶、鞋面、鞋垫、儿童帽、小兜兜等服装物品上,用五色丝线刺绣的各种图案,表现的形与色,想象与变形,玲珑剔透,富有神味。充分显示了农家女描风走云,心灵手巧的本领。这些物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美好的...
55328
民间印花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民间印花布这种工艺,在我县分兰印和彩印,以兰印流传最为广泛。兰印花布是防染方法印制而成的。印花板过去采用油纸刻制,现大多改为塑料板。用豆浆、石灰、蛋清等混合成为涂料,透过印板刷在白布上,晒干后再用靛兰进行煮染。染出的布呈兰底白花,古朴素雅,...
55329
民间剪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民间剪纸是具有双重价值的工艺品,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乡镇较大的集市都有剪纸出售。千姿百态,争相斗艳的枕头花、鞋花、帽花以及供恋人们选购的鞋垫花,应有尽有。朵朵纸花,表达了人们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大仲村集市上,美术工作者们曾见到...
55330
门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门笺,俗称“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它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我省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市。其形狀如小幡,纹饰如人胜。古代用幡胜表达人们意愿的凤俗,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到了南宋,开始把幡腔“元旦(即春节...
55331
套色门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艺术
套色门笺,俗称换膛子,是把用五色纸刻制的门笺图案拆开,重新搭配组合而成。这种套色方法,使得门笺这一形式更加绚丽多姿,统一中富有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55332
大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蔬菜
大蒜,亦称葫或葫蒜。据《礼记》、《尔雅》、《说文》、《古今注》等古文献记载,秦汉以前周代有卯蒜栽培,称为"當”,早在公元前一三九年和一一九年,西汉博望侯张骞两度岀使西域,从胡地引进另一种百合科的属种,称为“葫”,因与“=”在形体上有大小之别...
55333
教案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其他
“教案”是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中国,引起人民反抗而酿成的案件。鸦片战争后,美、英、法、德等国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派遣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教士深入我国各地,进行侵略活动。传教士经常强占土地,包揽诉讼,欺压人民,激起人民的公愤和反抗,发生了捣毁教堂...
55334
神山反洋教斗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其他
神山反洋教斗争(即史称的“神山教案”当地群众叫“抄洋教”)的主要首领是杨清贤、宓保仁、杨振德、胡兆清、刘盛贵、付洪勋等人。杨清贤原系黄山屯(现属苍山县磨山镇)人,少年随父逃荒,投奔到姥舅王家,在神山落户,以开酒店为生。杨清贤虽不识字,但为人...
55335
柳琴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其他
柳琴戏是苍山县人民群众最喜爱的地方戏之一。然而在旧社会它却登不上大雅之堂,与京剧之类的大戏相比,被称为“小戏”。它的艺人们也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但是,这不起眼的小戏,却以它婉转优美的曲调,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