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德州文史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安丘文史资料
李沧文史第四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莒南文史资料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黄岛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章丘老字号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槐荫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蒙阴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名胜古迹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河东文史 第一辑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章丘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名胜古迹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州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政协史料
章邱煤矿史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沂南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德州文史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莒南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市中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
德州文史(五)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历城文史资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当代中国的山东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李沧文史 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平阴文史资料
历城名人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济南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青岛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德州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德州文史
商河文史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城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商河文史
德州文史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莱西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郯城文史资料
長清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临沭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五辑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德州文史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历城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历城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德州文史
长清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市中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平阴风物志
辛氏三代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济阳县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文史资料
青州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辛亥革命在山东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长清文史资料第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民俗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德城文史
活跃在各条戦线上的政...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明水撷英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安丘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邱文史资料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31
/
4002
54451
伙居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是不出家的信道者,他们并非真诚的信奉道教,可谓在道士中“滥竽充数”者。这样的人大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生活空虚,便依附某教庙,也认师,起法名,练习吹奏各种乐器,就是不真出家。有的笙、管、笛、箫,吹的也很好,锣、鼓、钹敲打的也很熟练,但是不会...
54452
礼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道士或道长对进香者、尊称“施主”、单掌立于胸前,口念:“无量寿佛!善哉!善哉!”。自己谦称“贫道”,会客献清茶。生活不饮酒,布衣、素食,节俭、朴素,给人以道貌岸然的印象。 出家为道者,古时多因:1.逃避丁役者。2.功名不第,心灰意冷者。3....
54453
祭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祭孔之礼始于汉高帝十二年。北齐时定于每年春秋(旧历二、八月)二仲释奠②。明洪武初年定朔望(阴历初一、十五)行香礼。民国时期改为孔子诞辰日。祭孔之礼甚为隆重,卯时开祭,由知州率领所属官员及本州有名望之人士参加,知州为主祭,民国时改为县长为主祭...
54454
满族春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满语称春节为“阿涅叶能叶”。除夕,家家在庭院竖一根五六米高挂灯笼的杆子,红灯高照,直到正月十六。年三十,家家包的饺子不能捏成光边,忌日子过“秃”了。码放饺子要横竖成行,寓意来年财路四通八达,忌饺子摆成圆圈儿,怕日子转穷了。
54455
德州凉帽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艺术
德州凉帽编织品,在清代享有盛名。据《德州志》记载:“京师帽胎,悉从此去”,“德州民业者颇多”,做工精细,样式新颖。从康熙年间开始,由城东南武庄武姓所购销,除畅销京、津等地外,还远销川、藏、云、贵等地。
54456
土壤水分的研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土地资源
土壤水分的研究:主要研究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土壤水分变化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研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从而找出农作物的最佳灌溉时期,最佳灌水方案,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这项工作从1958年开始,除文化大革命时期中...
54457
农作物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气候、水文
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除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其它气象条件的制约,如热量、光照、霜冻……等多种气象因子的影响。通过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利用哪些有利条件,克服和预防哪些不利因素,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该项工作开始于50年代后...
54458
自然物候的研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气候、水文
自然物候的研究:自然物候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某些植物、动物和非生物受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可以用它来编制自然历预测农时,预测病虫害的发生,监视环境污染及三废利用,同时它对于绿化,种植业的适时播种、收获,以及养蜂、养蚕、采药等多种...
54459
“修禊”活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修禊”活动,原是古代一种礼仪,内容是在暮春“上巳”,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去水边祭祀,并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认为这样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史书上称这种礼仪为“禊”或“祓禊”。据《后汉书·仪礼志》载:“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
54460
德石铁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德石铁路,西起河北省会石家庄,连接石太铁路,在石家庄交叉连结纵贯北京、华北、华中、华南的京广干线。
54461
德州祈雨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祈雨,又称求雨,是流传在农村的一种愚昧落后的习俗。解放前,广大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受客观条件(如水利建设)的限制,遇到大旱之年,就抬出庙里的关老爷(关公)来,祈求他恳求老天爷(玉皇大帝)快降甘霖拯救众生。
54462
德州偷关爷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过去,乡村多庙宇,关帝庙几乎遍及各村。关帝庙内塑有关公神像(泥塑或木雕),如遇大旱之年,村里就有人趁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地把关老爷抬出来,放在村里的吃水井边,面南坐北,风吹日晒。意思是让关老爷也经受一下“赤日炎炎似火烧”的苦楚,这样他才会知道...
54463
德州搭棚安神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关爷被晒了几天之后,人们为表示敬重体贴,就在村里找一个广阔场地,用杉杆、苇席搭起一个棚,把关爷从井边抬到席棚里,放在一张长方形桌子上,并从庙里取出香案、香炉、木鱼、钢磬、供果等一一摆好。然后由村里管事的头面人物鸣锣击鼓,召集众人。这时村内的...
54464
德州击鼓震天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神位安下后,每天都有许多人去烧香磕头,有的老人拿着蒲团整天或半天地跪在神像前,诵经念佛,焚香祷告。折腾几天后仍不下雨,就要击鼓震天(意思是把天震裂,落下雨来)。 较大的村子都有专为“祈雨”用的大鼓(二人抬或四人抬),中等村和小村则少有。“祈...
54465
德州震马匹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民俗
震天之后,祈雨者就要震动关爷的坐骑,叫“震马匹”。 震马匹,就是在村里选择一名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充当关老爷的马匹,将其用酒灌醉(不让他吃饭)后抬到席棚前广场上,青壮年一齐敲起大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震他。当他稍有清醒,再用酒灌,一天一夜或几天几...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