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57 / 4053
5634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起盖新居,工程完毕,搬徙入宅后,还要点梁、进主和“关土地灯”,才算完整。点梁、点“主”和点“土地公”,采用公鸡的鸡冠血,取灵鸡精英之意进行“点眼”。点眼时,备新毛笔、新镜子、新小刀等各一件,朱砂或辰砂少许,公鸡一只。点梁时,先排上牲、楮、筵...
5634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探过去亲戚来往探亲,都不空手,要带“手巾头”(面线)作见面礼。讲究门风的,带较丰厚的糖品:如蓼花、麻枣、冬瓜糖,或特产“铁观音”茶叶,有的甚至送衣料。主人招待烟、茶、点心,中午留请午饭或酒宴。过去,客人如带有小孩初次来家的,主人要另以乌、...
5634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探病村俗探亲友病,多在白天。往时,带些“豆腐干”给病人“下饭”。今城镇则不分昼夜,多带香蕉、时果或冬瓜糖品,给病人“鲜嘴”。病人稍好了,乡俗还用两个熟蛋和一小“手巾头”(面线),为病人“脱壳”(意脱掉厄运)。
5634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洗尘有侨亲自南洋或台湾等地回来,亲戚备鸡或鸭、猪脚,用红线系足,并红纸箍蛋,馈送洗尘,俗叫“脱草鞋”(以前远行都穿草鞋,后对远归洗尘者都称“脱草鞋”)。主人泡咖啡接待,送些自外带回的毛巾、牙刷或洋针洋线、万金油、药材和布料。后来,这些东西已...
5634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送顺风有亲友外出远行,馈送以本地土特产如茶叶、熟地、桔糖等,或设宴饯行,祝其一路平安。接礼外出的,到达目的地后,要寄信或钱币回送,叫探候信。
5634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过去,逢人即打恭、作揖与拜跪,民国以后,对长辈,以脱帽、鞠躬礼,平辈或较亲热者,行握手礼;同行时,让长辈走在前面;在室内坐,见长辈进,马上起立招呼让座;敬茶亦敬老为先;上下楼梯时,要搀扶老年人,乘车要让座。春节,遇长辈,必向祝福问好;在长辈...
5634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湖上的白山同村,古住畲族,现仅存几十户,他们在村子的大树下石龛中,依传统供奉着无佛像的“盘古公”,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节日,各家备牲蔬敬奉,俗叫“做福”,规模形式简约不大。 祥华的珍山村,“尫公”宫后有个““福埔”,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5634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安溪、华安、长泰三县交界处的本县龙涓庄山村的一小角落,早年住有畲族居民,40年代之前,畲民们知道“山主”何日将到那里祭墓,就宰猪备物,于那一天,交给山主,山主的长老一到,他们要跪拜行礼,山主祭墓后,野宴时,他们要作后勤,形同奴仆,此风于五十...
5634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官桥善坛钟姓,其远祖于明嘉靖年间,由厦门钟宅迁入,为携带原供奉的“妈祖”来乔迁地,祖地的人故意为难,迁民设法用襁褓帨巾,背着“妈祖”来安溪。以后善坛每年迎春,就沿袭着用襁褓背“妈祖”巡境,以示纪念。直到近代,才改用辇轿抬着迎春。
5635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传押迁官张纯带移民到依仁里垦植三年,移民思乡,无心垦耕,押迁官就于冬收后的十月初一日,杀牲备宴,大劝移民安心;移民感动,亦于过了年的元月初二,举公宴回请押迁官。张纯死后,移民在龙门的溪内村立像,建灵护庙。以后每三年一次,于十月初一,由轮当...
5635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过去,据钦天监预测,日月亏蚀时,县衙即据奉旨,通知僧道,于那时,举行“救护”。救护时,县衙大小官员,都须参加。县官跪、上香(众官齐跪)、跪拜、击鼓,蚀甚时,众鼓齐呜(有的鸣枪)。民间所有男众,亦都在各厅口、门口,打敲着锣鼓,小孩打铜桶、敲锡...
5635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跳神:人因病或建居求神定屋向,问家运等等,常叫乩僮在佛前念咒跳神(俗叫跳僮),乩僮代“神”开口说话、指点、派药。有的手执桃枝,划写“佛字”,道士在旁凑成“佛诗”,即是神的降示。随着人们科学知识的普及,此俗大减。但70年代后,又渐抬头。 招...
5635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村俗,各处的土地公,点眼进龛安炉后,就不能移动。但本县有几处的“土地公”,却抬出来“巡境”迎香。如蓬莱温泉唐姓的“土地公”,相传是“土地公头”“三宝大王”,俗例每年的大寒季节,要抬出来巡行全村,当值者还要大宴宾客,求福。龙涓山后刘姓,于每年...
5635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蓬莱每年农历元春,乡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从清水岩迎清水祖师下山巡境、乡民分三庵堂廿七股,每股九年当“佛头”一次;先一日开香宴客,接着大迎三天。沿袭一人扮饰县正堂的“清水巡境司”,俗叫“春官”主持香队。1953年后,曾停迎一段时间,直到...
5635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县城每年农历三月迎“城隍公”,“土地公”抬最前头,接着大锣开道,特制的“八爷”“九爷”(无常鬼像)跟着,穿“勇”字或“卒”字制服的人,执举卅六把“驾”(木制的古兵器模样)“兵卒”护驾吆喝过市。清末民初,全县十八里,都曾组成化妆“故事”参加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