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47 / 4053
5619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龙门乡商人白拆益,往厦门经商,途经泉州染鼠疫,回家后病死。随后乡里类似病例陆续发生,并蔓延到城关、参内、湖头等地,至年底共发病94人,没一幸存。自此,流行至1952年,历时58年之久。全县76个乡,411个村,...
5619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天花,安溪早有流行。时起时伏,从未中断。病重者死,病轻者留下失明或麻面等残迹。至今尚有解放前及解放初期患天花幸存的麻面人。民国30年3月,安溪城区及近郊天花流行,死亡者众。安溪县卫生院特于东岳庙设立隔离病院,专门收治天花病人。民国34年,县...
5619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霍乱,俗称“时疫”,民国时期在县内广为流行,常年不绝。病人上吐下泻,日一二十次,皮肤干瘪,轻者三两日死亡,重者半日即殆,疫情沿邑内清溪、蓝溪两岸流行。民国28年,湖头镇霍乱流行,发病42人,死亡23人。县卫生院派出医务人员到疫区进行预防注射...
5619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解放前连年流行。1950年至1986年,县内共发生104173例,死亡953人,平均年发病率为510.01/10万。曾于1955年至1959年,1962年至1967年出现两次大流行,每年染病数千人,在县内15种主要急性传染病发病顺位中占第一...
5619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5年,该病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1960年开始发现2例病人,1963年至1968年出现两次流行。至1990年全县共发病208人,死18人,幸存者都留轻重不同的后遗症。 1965年,对学龄前儿童开始应用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小麻糖丸)Ⅰ、...
5619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打摆子”。解放前,在县内广为流行。195。年至1983年,全县共发生16976例,其中死亡46例。由于解放前遗留的疟原虫子孢子分裂继续感染流行,发病顺位以50年代最高,居第2位。 为控制该病流行,发动群众,大搞卫生,消灭蚊虫及9生地...
5619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解放前未把该病列入法定传染病,县内亦无具体流行资料记载。但据民间口碑,历年均有散在性发病死亡。 1955年,狂犬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并按月统计上报。县内于1954年开始登记,至1990年共发生212例,全部死亡。 为控制该病的发生,1...
5619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解放前已有散在发生。解放后至1986年仍有散在发生,共登记5284例,其中死亡524人,病死率为9.99%。年均发病率为22.87/10万。1967年发生第一次大流行,发病率达790.02/10万。发病顺位50...
5619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县内于1953年开始登记5例,至1990年共登记1410例,其中死亡213人,病死率为15.11%,平均年发病率为6.13/10万。曾于1964年至1971年出现较大的流行,年发病率均高于平均年发病率。1971年开始对1~10周岁的儿童使用...
5620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民国时期广泛流行,解放后,连年不断,1950年至1990年共登记20991例。其中死亡121人,平均年发病率为92.35/10万。曾于1950年、1955年、1958年、1959年、1962年、1963年、1966年以及1971年发生较大流...
5620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流行很早。民国34年(1945)病死15人。1950年至1990年,县内共登记2724例。其中死亡496人,死亡率为18.2100,平均年发病率为12.03/10万。超过年发病率的有1953年至1956年,1958年至1959年,1961年...
5620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0年起开始疫情统计,至1990年共登记17303例,平均年发病率为73.23/10万。最高年发病率为346.42/10万。历年的防治办法是实行“三管一灭”(管粪、管水、管饮食,灭苍蝇),加强冷饮卫生监督,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患肝炎病者...
5620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0~1990年,县内登记51603例,其中死亡653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23.00/10万。以1971年最高,发病4575例,发病率为790.23/10万。在县内15种主要急性传染病发病顺位中,50年代为第4位,80年代跃居第1位。
5620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该病在解放前没法防治。因病程长,并发症比较险恶(肠穿孔、肠出血等),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很大。民国34年(1945)1~3月以及7~8月间,全县患伤寒死亡者433人。 解放后,对伤寒的防治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病率及病...
5620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该病流行于夏秋季节,有严格的区域性。解放前未见流行记载。1956年5月,卫生部规定该病列入传染病管理办法乙类传染病中进行管理,1959年8月至1990年,县医院门诊发现5例病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