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41 / 4053
5610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交通
1958年由水电部门投建,1970年改建,为白濑水电站坝址地质探测专用线。全程14.2公里,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泥结碎石路面,现属乡村公路,由交通部门管养。
5610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国时期,县内修公路要到外地聘请技术人员来勘测、设计。解放初,修公路靠省公路局和晋江专区公路段提供技术援助。1956年县交通局设立工程股,开始自行勘测设计湖植公路,此后技术力量和业务水平逐步充实、提高。 公路勘测设计主要工作程序有实地调查...
5610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国时期,县内公路建设依当地的地形和地质状况进行勘测设计,所建公路标准很低。 解放初,县内公路主要是进行整修,恢复通车,无技术标准可依。1956年6月,交通部公布了《公路设计准则(修订草案)》和《简易公路设计准则》,1959年11月和19...
5610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国时期修建的安同公路每公里造价为法币1万多元。 解放后修建的公路因年份、技术标准和地理条件不同,造价各异。主干公路技术标准高,造价也高,一般每公里的造价高出乡村公路十多倍或至数十倍。乡村公路技术标准较低,且大都由民众投工,造价相对较低。...
5610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交通
漳(平)泉(州)铁路起自漳平梅水坑,从大深24K十150.66m处进入县境,经福德、感德、剑斗、湖头、金谷、魁斗、县城、南安到达泉州肖厝港,全长195.945公里。 大深至福德段于1958年冬由铁道兵8503部队动工兴建,开通便道至福德,...
5610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交通
1979年漳泉铁路复建,天湖山支线从剑湖铁路段中的白濑长基出岔,至永春下洋23.5公里与剑湖段同时动工兴建,长下段县境9.5公里,起止桩号为0K十000m至9k十500m,目前基本建成,正在处理病害工点,工程尚未结算。 至1990年,县境...
5610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为中间站,站房及货物线均位于左侧,1970年建成,配有职工8人。
5610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为会让站,站房设在右侧,1970年建成,配有职工8人。
5610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为中间站,站房及货物线位于靠河一侧,该站又是矿石索道终点站,靠山设有矿仓及高站台。1970年建成,配有客运职工16人,货运职工12人。
5611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为中间站,又是潘田铁矿的装车站,装车线设在4道靠山处,站房建设因发现软土而西移并取消货物线。1978年建成,配有职工14人。
5611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为漳泉铁路与天湖山支线的联轨站和临时给水站,1978年建成,配有客运职工16人,货运职工12人。
5611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交通
在福剑段西坑仔,扼漳泉铁路咽喉,全长4650米,号称“地下十里长廊”,是福剑段线路穿越戴云山余脉的越岭隧道,起止里程为36k十809m至41k十461m,中心桩号39k十135m。1971年冬动工兴建,1976年4月竣工。该隧道地质为凝灰岩...
5611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交通
在感德岐阳,全长1379米。该隧道地质为红色花岗岩,中心桩号为51k十973.5mm,1974年3月动工兴建,1976年3月竣工。
5611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交通
在白濑长基,全长1400米,起止桩号为62k十877m至64k十277m,1979年动工兴建,目前已贯通未通车。
5611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1954年成立,址设北石,时有人员2人,后迁入县城租用西门南侧一座民房作站址,随即在西门北侧征地建站。1957年至1961年安溪车站下属设有湖头、剑斗、尾园、西坪、长坑、龙涓、官桥7个运输站,后尾园、西坪、龙涓降为代办站。1982年再投资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