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013 条 675 / 1001
10111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3月菏泽县郝寨引黄闸开工,8月竣工。该闸为混凝土箱式涵洞,3孔,设计引水量20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3.13万公顷,投资51万元。建成后曾作充水试验,未发现问题。但使用了3个月,因长期脱河,引水困难,于1983年临河筑围埝封堵。
10112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4月鄄城县旧城引黄闸开工,12月24日竣工。该闸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5孔,设计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4万公顷。
10113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环境事件
1972年5月12〜20日山东省防汛工作会议召开,菏泽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和水利局、修防处负责人参加。会议讨论部署了黄河、内河防汛工作,要求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全面做到“黄河保安全,水库不倒坝,河湖不决口,内涝少成灾或不成灾”...
10114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5月水电部同意建东(河南兰考县东坝头)银(山东梁山县银山)窄轨铁路。中共菏泽地委研究决定,建立菏泽地区黄河东银窄轨铁路指挥部,并任命荷泽修防处副主任李景新为指挥长。
10115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6月15日山东河务局革委会印发《黄河堤防绿化和收益分配办法》。该办法规定,临黄堤、南北金堤、南北展宽新堤和险工,东平湖围堤、二级湖堤两侧柳荫地,从防洪固堤出发,本着临河防浪、背河取材的原则,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对更新的成材树木,国家...
10116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环境事件
1972年6月15日至10月31日伏秋大汛。入汛后黄河水情平稳,花园口站出现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洪水2次,7月22日洪峰流量为4090立方米每秒,9月2日洪峰流量为4240立方米每秒。9月4日高村站流量为4330立方米每秒,水位62.15...
10117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2年7月1日国务院于1971年12月27日批转水电部《关于黄河水利委员会体制改革的报告》指出:山东河务局下放山东省,实行以地方为主的双重领导。据此,中共山东省委、省革委会明确河务局是隶属省生产指挥部的直属局,自即日起正式启用“山东省革...
10118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8月31日山东省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亲临东明县高村险工抢险现场,向参加抢险战斗的黄河职工表示慰问。
10119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8月东明大王寨护滩工程开工修做。此后共建坝18道,总投资53.50万元。
10120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10月9日黄委会革委会在郑州召开黄河下游河道整治经验交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河南、山东两省河务局及各修防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清华大学专家等。首先与会人员用20天时间,从孟津经菏泽至河口,查看了宽、窄河道的整治工程;然后座谈讨论黄...
10121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11月7日东银窄轨铁路破土动工。该铁路主要解决菏泽黄河防汛石料的运输问题,设计年运输能力为35万吨,全长为205.5公里,轨距为762毫米,路基顶宽4米,边坡比1:2,沿黄河南岸大堤背河堤肩辅轨,计划5年建成,总投资为2700万元...
10122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梁山修建高堂虹吸管2条,设计流量2立方米每秒,后因河势下滑,不能引水,故于1979年拆除虹吸管,回填缺口。
10123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3年2月14日菏泽修防处、段及闸管所负责人参加山东省河务局召开的工程财务管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水利管理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李先念对水利管理工作的指示;研究制定了工程大检查和堤防、涵闸等工程管理、财务器材管理办法,以及计...
10124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3年3月根据全国水利管理会议的统一部署,菏泽修防处以所属修防段为主,由段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普查队,开展对堤防、险工、控导、涵闸、虹吸、扬水站等工程进行大检查,至4月底结束。
10125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3年4月3〜6日菏泽修防处派员参加山东省河务局在齐河修防段召开的锥探灌浆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齐河修防段锥探灌浆现场操作后,进行了座谈交流,并着重研究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技术革新、保证锥灌质量和定额管理等问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