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013 条 669 / 1001
10021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5年10月10日根据黄委会关于抓紧进行涵闸虹吸工程检查并作岀鉴定的通知,由黄委会工务处、规划设计处、地质处、黄科所及河南、山东两省河务局派员参加,对菏泽专区刘庄、苏泗庄、十里堡等引黄涵闸进行了检查和鉴定。
10022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环境事件
1965年11月20日至1966年2月15日黄河凌汛。12月下旬气温下降,1966年1月14日梁山陈垓以下封河。2月11日由于气温回升和三门峡水库泄水600立方米每秒,位山以下封冻段一度开河,后遇寒流,又二次封河。2月5日气温回升,冰凌逐渐...
10023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5年11月23日荷泽修防处机关及所属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5县修防段,根据山东河务局指示精神进行机构整编。
10024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5年12月30日山东省人委批转水利移民安置办公室《关于当前移民安置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各地充分重视,加强思想教育,对东平湖区移民妥善安置。希望各地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贯彻谁受益谁负担的政策,切实把国家扶持的资金管好、用好,...
10025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5年12月水电部派调查组来菏泽专区实地调查引黄灌溉效果,肯定了稻改成绩,并提出发展引黄事业的意见。
10026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5年菏泽石料采运队将木帆船全部改为机动铁壳船,结束了长期靠人力拉纤操作木帆船的历史。该队1954-1980年共运石料189万多立方米。1980年后船运停止,改由东银窄轨铁路运石。
10027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2月14〜20日山东河务局召开治黄工作会议。菏泽修防处、段、闸管理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副局长刘传朋作《1965年工作情况及1966年工作要点》的报告。会议对思想政治工作、工程管理、施工管理、引黄灌溉及防汛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研究安排...
10028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2月菏泽专署批转荷泽修防处《关于禁止在临黄大堤背河附近挖沟的报告》。该报告明确规定:禁止在临河堤脚外100米,背河堤脚外100米范围内取土、打井、挖沟和埋葬棺材。
10029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3月21日水电部批转部工作组《关于山东省恢复和发展引黄灌溉问题的调查报告》,对恢复引黄主要作出以下规定:凡灌溉面积在1.33万公顷以上的设计任务书应报国家计委或水电部审批,特别重大的工程要报国务院审批;规划设计文件应由省农林办公室...
10030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4月30日郓城县苏阁虹吸工程开工修建,7月20日完工。该工程共安装虹吸管3条,引水流量3立方米每秒。因虹吸工程距苏阁引黄闸较近,于1974年拆除虹吸管,回填缺口。
10031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6月1〜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黄河防洪问题。会议由副总理谭震林主持,总理周恩来到会作了指示。会议确定东平湖水库增建石洼进湖闸及清河门出湖闸。
10032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环境事件
1966年6月15日至10月31日伏秋大汛。汛期平水丰沙,花园口站出现4000立方米每秒洪水4次,最大一次是7月31日,洪峰流量7500立方米每秒。由于4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持续时间长达127天,河势变化较大,荷泽修防处有8处险工、151道...
10033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6月郓城县四龙虹吸工程竣工。该工程安装虹吸管2条,引水量为2立方米每秒。
10034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7月19日山东河务局发出通知,要求各修防处、段对引黄涵闸水位、闸基沉陷、闸基水平位移、基础渗流运动、伸缩缝、裂缝、流量及泄水能力、单位体积水样含沙量、地震等项进行观测,要求各管理单位对所观测资料及时整理,于8月5日前上报。
10035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10月6日经黄委会和山东河务局批准,东明县在阎潭村东南、黄河大堤桩号162+200处扒口引黄抗旱种麦。原大堤顶高程73.10米(大沽),设防标准69.30米,破堤处底部高程65.50米,破堤处底口宽度15米,顶口54.60米。扒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