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83 条 374 / 673
5596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市示范推广甘蔗栽培技术,包括旱地优质高产栽培、地膜覆盖、化学除草和田间套作。其中旱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增长58%,地膜覆盖技术增长161%。
5597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市甘科所实施云南省第九套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鉴定了14个品种(品系)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利用价值。云区9-3、9-5、9-10、9-11、9-12等品种在工艺和农艺性状方面优越于对照种。
5598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甘科所2006年进行旱地甘蔗品种选育试验,试验组在龙陵县勐糯镇和隆阳区芒宽乡,参试品种共6个。
5599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甘科所2006年引进18个甘蔗品种材料,表现较好的有闽糖91-1102、粤糖96-86等,新良种中CP85-1308亩产最高。
5600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保山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03年承担省农业厅项目,试验示范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综合标准,通过省级专家终审并发布实施,为无公害化食品生产打下了基础,推动了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5601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市经作站引进14个辣椒新品种,其中洛椒超大606在低热河谷区表现好,正喜1号、卡迪索在保山坝表现好,抗病性好的有龙鼎1号、正喜1号、卡迪索。
5602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保山古茶树包括大理茶、普洱茶、德宏茶和一个未确认的茶种,分布在五县区。采取广泛宣传、挂牌保护和繁育技术等措施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腾冲县选育了30多个品种进行繁育保护,昌选1号推广种植1000多亩。
5603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市发生玉米灰斑病45.11万亩,防治70.47万亩,挽回损失。紫茎泽兰发生780万亩,重度危害330万亩;水花生入侵24.15万亩;福寿螺危害14.4万亩,重度危害3000亩。
5604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6年保山农环站参加全省蔬菜联合检测,五县区共检测6个蔬菜基地、1个批发市场、18个农贸市场、3个超市,合格率为92.8%。
5605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保山市的农业的农业改革与服务,包括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办证、科教项目申报、耕作制度改革、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龙头企业服务工作、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市经作站援缅工作、市土肥站同海南屯昌复肥厂合作、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服务工作的内容介绍。
5606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保山市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办证工作,在行政许可法出台后发生变化,由市种子公司转为市农业局科教法规科办理,已办理3户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
5607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保山市农业局科教法规科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申报实施科教项目,争得中央及省级资金,惠及4县。
5608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保山市进行水改旱为耕作制度改革的突破,取得明显效果,2006年末水改旱4.29万亩,比上年增加1.26万亩,同时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改革已取得进展。
5609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2006年前,保山市建成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站,成立了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2006年,引导企业建立网站,已有多家重点龙头企业具备上网条件,建立了独立网站或网页。同时,引导企业开展网上推介,提升知名度和产品推广。
5610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2006年,保山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不断完善,通过《农业信息》、网络窗口、DV作品等多种方式提供信息服务,上传农业信息1000多条,采用832条,同时发表论文和新闻作品161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