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保山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260420020230005597
颗粒名称: 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
分类号: S571.1
页数: 1
页码: 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保山古茶树包括大理茶、普洱茶、德宏茶和一个未确认的茶种,分布在五县区。采取广泛宣传、挂牌保护和繁育技术等措施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腾冲县选育了30多个品种进行繁育保护,昌选1号推广种植1000多亩。
关键词: 保山市 农业科研 古茶树

内容

保山古茶树主要种类有大理茶、普洱茶、德宏茶和一个未确认的茶组种类,它与保山先民迁栖和历史文化发展有极深的渊源关系。这些“活化石”,证实保山作为云南大叶种主产区是不容质疑的。保山古茶树,在五县(区)均有分布。其中多样性分布最广的是高黎贡山德昂寨,确认的有大理茶、普洱茶、德宏茶。未确认的还有一个茶种。昌宁县分布广泛的是大理茶;腾冲县有普洱茶、大理茶;施甸县有普洱茶、德宏茶。古茶树资源保护采取3条措施:广泛宣传,让古茶树所有者知道它存在的重要性,增强自我约束力,自觉采取一些维护和补救措施;积极提供林业部门科学依据,倡议树体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古茶树,实行挂牌保护,纳入“保护条例”范畴;有条件的县(区),茶叶技术部门实施繁育技术,适当采集茶叶、剪取枝条,繁育后代,永续保护和开发利用。至2006年底,腾冲县选育古茶树实现繁育保护的有30多个品种;昌宁县选育并已开发利用的有昌选1号,推广种植1000多亩。

知识出处

保山年鉴(2007)

《保山年鉴(2007)》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重要文献、统计资料和索引等类目,记述了保山市200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蒋有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保山市
相关地名
昌宁县
相关地名
腾冲县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