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2 条 41 / 669
60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防风固沙林又称防护林片,设置于海岸基干林后方,与基干林连片生长,分布于全县沙荒和部分低丘台地。
60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主要设置在遭受风沙危害的平原耕作区,起制止风沙灾害,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庇护农作物的作用。林带宽度一般为5-10米,风害严重地带相应加宽,带间距离100-120米,风害较轻地带,带间距离也相应加大。
60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主要功能是保护公路不受流沙阻塞,路基不被洪水冲毁,起保护公路、美化路容的作用。
60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是防护林体系的组成部分,既可防止荒山水土流失,又可提供大量薪炭材,分布于县内荒山地带,大练、流水、北厝、南海等乡镇和国营防护林场君山工区的山地较多,且连片集中。水土保持林树种以相思树、黑松为主,林分有相思树、黑松纯林、黑松相思...
60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四旁绿化植树是指利用房前屋后(宅旁)、水旁、村旁、路旁因地制宜进行植树绿化,既可防风固沙,又可美化环境,改善生活条件。1949年以前,平潭的乡村村前屋后就零星栽植乌柏、山榕、桑树、苦楝、构树、海桐、石榴、木a、大叶合欢等10多...
60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成熟林更新、残次林改造、混交林营造。
60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对木麻黄成熟林的轮伐更新是县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76年起,国营防护林场逐年进行部分更新;乡村林地自1981年开始有计划轮伐更新。
60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残次林主要包括因病虫害、风害和人为破坏等成为残林,以及因立地条件不良造成林木长势极差,成活不成林或成林不成材的低产低效林木等。由于残次林经济效益不高,同时起不了防护作用,故进行皆伐改造,重点安排在国营防护林场。1976-198...
60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营造混交林,既可改变林分结构,相互促进生长,提高防护功能和经济效益,又可增强抗病虫害能力,防止病虫害发生与蔓延。
61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几个重点造林工程的基本情况。
61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长江澳风口位于海坛岛北部。北临长江澳,南接芦洋,西起白青乡东占村,东至中楼乡冠山村,全长4公里,总面积3023公顷。由于芦洋埔周围乡村常遭风沙危害,清政府和国民政府先后在芦洋埔“运芦种草”,防风固沙。但因缺乏有效管护,收效甚微...
61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燕下风口位于平潭县城东部,东临海坛湾,北起上楼岭,南至万宝山,海岸线总长5公里,总面积638公顷。由于地处风口流动沙区,海风乍起,沙尘肆虐,周围乡村长期遭受其害,西部的城区长期龟缩于0.3平方公里的狭窄范围内。
61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远中洋风口位于敖东乡东南部,东临坛南湾,西到沙姆崎,南起渔庄,北至苍海田美澳,宽度1.5公里,总面积153公顷。
61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62年10月,竹屿口围海工程竣工后,即转入海滩地开发建设。在耕垦的同时,县林业部门对农田防护林带作了统一规划设计,并将林带设置于水沟北面,带距100-120米,带宽5米,株距1x1米。
61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的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浅薄、贫瘠,山地乱石裸露,造林难度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