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085条
基础文献
27条
析出资源
4647条
图表
4186条
人物
4010条
机构
336条
事件
3135条
地名
61条
专题
1182条
作品
2444条
实物
5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七里海
宁河政协志
清代侍郎廉兆纶
红色记忆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烽火硝烟的岁月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天津市宁河县志:19...
清初良相杜立德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宁河县志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7·28天地震20周...
宁河文化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寧河名人
淡出视觉的记忆
清代翰林书法家戴彬元
古代巨泽七里海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
红色记忆
检索条件
共 20085 条
1183
/
1339
17731
抗震救灾纪念碑碑文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宁河县扼据津门,毗连冀东,本鱼米之乡,物阜而民丰。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唐山发生七点八级强烈地震,波及宁河。是时,天低云暗,细雨濛濛,人正酣睡,万簌无声。突然,地光闪闪,地声隆隆;乾坤震颤,地裂沙涌;桥毁路断,房倒屋倾。顷...
17732
乾隆四十四年《宁河县志》序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今之州邑,昔之邦国也。邑之有志,古矣。宁河,东辅邑,为天子甸服。雍正九年,分自宝坻,以宝坻之志为志。然邑即分,则志不得复合。今宝坻已别为志而宁河阙如也,因循散佚,渐且文残献缺,守士之谓何?是岂朝廷建邑之意哉?且自...
17733
乾隆四十四年《宁河县志》跋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古今郡邑沿革之殊,其不能无所分合者,势也。然有分土而无分民者,固矣。未有既分邑而无分志,其可也夫。肇域之始,版图失志,则经界易牵。典制无书,则案牍莫据。胥吏得以作奸,豪健因之逞伪,流弊丛生,讼端滋起。后来守土之吏,行能虽高,才猷纵练,其将何...
17734
重修宁河县志序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古者采风问俗,太师陈诗而观之,太史秉笔而记之。盖天下之事载乎史,而一邑之事记于志。夫志所以补史之不及,即备异日作史之征也,志不綦重哉!宁邑自国朝雍正九年分宝坻地始立县。密迩邦畿,神京左卫,渐仁摩义,被化尤深。故杜文端兰台鹗荐,为开国之元勋;...
17735
《长安客话》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汉属泉州,地产鱼盐芦苇。唐末刘仁恭帅燕,因置芦台军以海口镇。后唐庄宋破燕,收芦台军,遂因芦台卤地置盐仓。 “芦台,地近海口,煎沙成盐,白如玉屑。庄诗:芦台极目际平沙,利博谁怜害亦赊?土面刮来淋玉液,鏊头沸尽结银花,十年预借偿甫负,尺地堪耕...
17736
《读史方舆纪要》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县(宝坻)南百六十里有将台,五代时,燕刘守光所置,亦名芦台。今(清康熙三十年)有芦台巡司”。 “芦台城。在县(宝坻)东卫河西岸。九域志云:在沧州西北九十里,瀛州东百六十里。唐置芦台军。其城周三里,后废为冯桥镇。乾宁中,复置芦台军,亦曰乾宁...
17737
《新五代史》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明宗(后唐李嗣源)自魏(魏州)反兵向南,知温(房知温,后唐澶州刺史,曾戍防芦台军)首驰赴之,天成元年(926年)拜泰宁军节度使。明年(927年)为北面招守史,屯于芦台。……明宗入立,在礼(赵在礼,后唐效节指挥使)镇天雄军。以魏军素骄,常惧...
17738
《长芦盐法志》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长芦场,在宝坻县芦台镇。为天津分司所属。距分司一百四十里。南界大海,北边宝坻县境。东至斗沽,接越支场界。西跨夹河之侧。相传南唐以前,戍军于此,以备海氛。有盐姥庙。其神示人以煮成盐之法,居人作瑞盐歌,滩场荡沿海滨。场员公署在芦台镇。旧别有公...
17739
《日下旧闻考》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芦台军,在县(宝坻)东南一百六十里。后唐同光中刘守光所置,俗名将台。”(《名胜志》) “后梁乾化三年三月朔,晋周德威拔燕芦台军。”(《通鉴》)。 “赵德钧祠在芦台巡检司。德钧镇芦台军,榷盐院其所置也。”(《名胜志》)。 “张斛《芦台峭亭》...
17740
《芦台图说》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县南三十里,曰芦台。北面临河,系水陆通衢,海粮、食盐汇集之所。为宁邑首镇。商贾辐辏,庐井繁多。宵小匪徒易于藏溷,巡缉最关紧要。经制府奏建镇标,添设文武多员,筹划极为周密。自庚申岁,英夷肆逆,由北塘登岸后,各大宪讲求海防,移通永镇驻北塘,古...
17741
《宝坻县记》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唐末,刘仁恭帅燕为其子守光所囚,据其地僭称燕,因置芦台军于海口镇,以备沧州。后唐庄宗命其大将周德威破军于平岗,复收芦台军。同光中以赵德钧镇其地。十余年间,兴利除害,人共赖之。遂因芦台卤地置盐场,又舟行运盐,东去京国一百八十里。相其地高阜平...
17742
《宋史·地理》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清州,下,本乾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丹。
17743
《资治通鉴》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刘守文举沧、德兵攻幽州,刘守光求救于晋,晋王遣兵五千助之。丁亥,守文兵至芦台军(原注:芦台军,宋为乾宁军地。《九城志》:乾宁军在沧州西北九十里)。为守光所败;又战玉田,亦败,守文乃还。”
17744
《天津文史丛刊》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芦台,今芦台镇,现宁河县驻地,历史悠久,古有‘千年雄镇古芦台’之称,别名‘将台’和‘海口镇’。后唐置芦台军,是五代战乱的古战场。”
17745
《读史方舆纪要》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学
“梁城,县(宝坻)东南有梁庄。志云:唐末刘仁恭所筑。刘守光为燕王,曾屯兵于此,即今梁城所也。” “梁城守御千户所,在宝坻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建文二年,燕王于故梁城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