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2117 / 2343
31741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大辟邪是挂在客厅进门迎面墙壁上的装饰土陶,人们认为它具有祛除毒气和瘟疫、规避邪气的功能,因此在过年的时候买一个挂在家中以图吉利。大辟邪一般是由狮子的头像泥塑而成。据伏里人传说,洪荒时代,土陶创始人宁因为发明了陶而得罪了土神,于是被告到了天神...
31742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在平坦的土地上,沿墙基走向挖出一尺深的地基,夯实之后,用石头砌垒高出地面半米的石基。这个高度,能够保证屋檐水溅起的水花冲不到墙体上。用不起石头垒墙基的,用砂石礓、碎砖,砌垒的高度常常不足半米。这样的房子,十几年就要翻盖。
31743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纤夫村居民把筑墙称为“踩墙”,与筑墙的具体方式正相吻合。台儿庄有多种土壤,踩墙要选择黄粘土,而老墙土又优于直接从地上取来的新粘土。在沿着墙基的地方堆起粘土,洒足水,渗下之后,往上面撒一层干草,之后用铁叉翻泥。“和”出软硬适中的墙泥,开始踩墙...
31744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脱坯:在3米高的土墙上用筑墙的方式加筑山墙,难度太大,只有用土坯砌 垒。制作土坯,称为“脱坯”。
31745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劭山:“劭”的本义是鼓励、劝勉人努力做事,引申为美好之意。纤夫村的建筑工,把垒山墙说成是“劭山”(他们把阴平的“劭”和“烧”都读作上声,听起来像是“烧山”),提醒人们在没有脚手架的情况下垒出美丽的山墙需要加倍努力。山墙为等腰三角形,作为屋脊...
31746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合叉手:即组装房梁和准备檩子。纤夫村草房的房顶,没有多大重量,房顶结构简单,只有檩子,没有椽子,用高粱秸秆或芦苇做成托起屋草的“屋笆”。但是,房梁要能够承受万斤以上的压力,因为,为房顶盖草时,上面要有十几个人作业。房梁的两根上玄,被称作“叉...
31747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上梁:上梁在“劭山”之后进行,是建房过程中最隆重的时刻,要燃放鞭炮,祭祀天地、鲁班、河神和祖宗,在横梁贴上“上梁大吉”的喜联。上梁必须有脚手架,在工头的统一指挥下,将合到一起的房梁吊起,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再上檩子,用铁扒子固定,就完成了...
31748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扎把子:用麦秸或茅草把高粱杆捆成直径12厘米的“把子”,长度根据房子的宽度和房顶的坡度而定。这项工作一般是业主在工匠的指导下按要求自己完成。
31749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栓草:当地人把“栓”字读作去声,听起来像是“涮草”。就是把用作盖房顶的草捆成直径30厘米左右的捆子,以便使用。盖房顶的草,最好是长在山上的黄草,这种草主茎坚实耐朽,草叶能够挡水。黄草房顶,30年不会漏雨。用不起黄草的用麦草或稻草,麦草的寿命...
31750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按笆:当地人把房顶的内面称为“屋笆”,将高粱杆或芦苇扎成的“把子”均匀有序地排在檩子上,叫做“按笆'技术高的工匠骑在做屋脊的檩子上,把把子的中间点调到“脊棒”位置,双手从两边按下去。蹲在两边“二檩”、“三檩”和屋墙上的工匠,依次按下把子。另...
31751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缮草:缮草就是把屋草均匀、有序地铺在“屋包”上。这个工作,技术含量高的地方是屋檐和山墙上面(称“顺头”)。屋檐不整齐,下雨时容易“尿檐”,使雨水直接流到墙上;顺头是山墙上的“外檐”,这个位置上的屋草,顺序由往下转为向外,铺草的工匠要掌握好这...
31752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压屋:就是在屋脊和顺头上,压上一层三合土稀泥,防止敞口处的屋草被风刮掉。压屋是草房主体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被称为“讫工”。这一天,业主要大摆宴席,招待工匠和邻居。泥墙、缀墙、镶门窗:这是纤夫村人对房子的装修。因为墙面粗糙,内墙要用三合土“泥...
31753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民俗
枣庄最初的煤炭开采,是农民从自家土地里采挖露头煤自用,而后才运到集市出售或以物易物。商业性质的合伙开矿、豪绅霸占、官商合办,到清代雍正年间才渐次出现。在采挖露头煤阶段,没有煤窑,所以不可能形成煤窑文化。当规模开采出现之后,有了职业采煤工人,...
31754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矿产
进人18世纪,枣庄一带的露头煤基本采挖净尽,浅层煤也基本采空。为了继续开采,窑主和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尝试,使用当时能够制作的提升工具,使煤窑深度由十几米深人到几十米以下。已经采过表层煤的矿井,在井底掘井,常常能够采到更加优质的煤炭。19世纪初...
31755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其他
在民国之前,老百姓的服饰不能越制,要严格按照等级穿戴。窑主和工头有了钱,如果没有考取功名,必须是“草民”穿着,不许打扮成儒生模样。他们的妻女可以穿金戴银,但是衣服上不能出现黄颜色。一般的工人,不下井的时候,穿戴与普通农民没有明显区别,基本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