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83 / 4002
55231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亦称“忠孝节”,也是伊斯兰教教主穆罕默德逝世的传统纪念日,距古尔邦节三个月。每逢圣纪节,回族人民都沐浴,于中午到清真寺举行礼拜活动,宰牛羊改善生活,以示庆祝。(“尔德”阿伯语节日之意)。
55232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说“过年”,是民间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腊月初八过后,开始忙年,家家户户粉饰墙壁,扫屋清尘,整理庭院,除旧布新,洗涤理发,做新衣,办年货。做豆腐,谐“都福”音;蒸发团(发糕)、做团圆饼,含意“合...
55233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家家户户在欣喜之中。贴春联(服孝期内不贴或只贴紫对联)、过门笺、贴窗花、糊灯笼,有的还着意倒贴上一个“福”字,寓意“福到”,大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内贴“满院春光”,室内正面贴“人口平安”,床头贴“身卧福地”或“身体健康”...
55234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也叫元宵节或称“过十五”,旧时一般农家吃不上元宵,一般吃顿包子(水饺)就算过节了。新中国建立后,城乡居民多数能吃上用黍子面、糯米面或粘高梁面做皮、红糖或白糖做馅制成的元宵,当地俗称“汤圆”或“糖丸子”,象征着举家团圆,吉祥如意。晚间,先到祖...
55235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说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称“青龙节”,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意在百虫惊董,万物复苏,开始刮风下雨,适宜耕作。是日早一起、打囤吃豆,农户家家在庭院、场院,用簸箕端着草木灰,再用木棒敲着簸箕将灰溜成大圆圈叫“打囤”,再在囤的圆心画上十字,放上五...
55236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清明的前一口为“寒食”节,旧时人们多冷食不动炊,是日家家户户到祖茔添土上坟,俗称“春祭”,素有:“冬(立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坟土”之说,以示给祖先修缮房屋和悼念之情。清明节,早饭吃鸡蛋,老人吃“荷包蛋”,青少年男女把鸡蛋煮熟后染成红...
55237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过“五月端午”和“端阳节”。家家户户门窗之上和屋檐上插艾蒿,并将艾枝夹在耳朵上,小孩手足系五索线,有的将艾叶等驱虫物缝成“香荷包”戴在胸前,有“五月端午戴艾”之说,意在驱蛇、蝎、娱蚣、壁虎、蟾蜍之五毒。节日早饭吃粽...
55238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是放牧牛羊的节日,此时高杆作物长起,食肉动物活动猖獗,是日放牧牛羊的大人小孩买上瓜果和几张烧纸,到山神庙子敬出禅,以求其軀狼:、虫、虎、豹,保护牛羊的安全。
55239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又谓“鬼节”,家家包水饺,备香、纸,带上瓜一果、水饺等供品,上坟祭祖。
55240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又称“仲秋节”,也叫“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日之一。这时,农业年景恢歉定局,俗有“七月十五定雨水,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谚,欢度“仲秋节"也有庆祝农业丰收之意。节前亲友相互馈赠月饼,互祝合家团圆。是日晩饭,菜肴丰盛,全家聚餐,晚月升起,一...
55241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旧时是富户人家和游手好闲的人游逛登高的日子,文人学士遍带茱萸登高饮酒、观桂赋诗,故有唐代诗人玉维九月九日忆曲东兄弟之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徒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5242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农时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叫“过冬下",意为寒冬已到,数“九”开始。九九数完后叫“出九”,九九中以三九最冷,故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之说。是日上坟祭祖,皆吃包子(水饺)取暖,有”务吃包子、夏吃面(冷面条)”之说。
55243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 类型: 民俗
也叫“过小年”,旧俗是灶王爷起程上天禀报一年来全家情况的日子,故称“辞灶”。旧时因贫富不等,辞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辞三(腊月二十三),民辞四,乌龟王八(鸨儿妓女)辞五六”之说。于是民间说官家先叫灶王爷上天禀报,是恶人先告状。辞灶时买些糖瓜(...
55244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景物
座落在蒙阴山(海拔417米)之阳悬崖上,洞口朝南偏西,在此仰望峰顶入云,俯瞰河流如带,别有一番情趣。古时就是齐鲁名士隐居、游览、读书、赋诗的地方;近代附近群众曾在此逃避匪乱;现在每逢节日,人们仍四处前来游览。《山东通志•卷三十六•古迹》载:...
55245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景物
汶水拖蓝在桃墟乡汶水与桃墟河汇流处。旧县志云:"汶水拖蓝在城东二十五公里苏家后村之西桃墟河与东汶河汇流处。其中独有方广数丈,经冬不冰,其下必泉脉所出也。” 据说这两条河汇流处,过去水深变蓝,映上蓝天,天水ー色,景色秀丽,这就是汶水拖蓝之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