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68 / 4002
55006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产妇生育后当日、次日,向岳父家及众亲戚报告“添喜”了。有的地方生男用红布包一支毛笔报;生女则包一个红手帕报。现在生男或生女都是口头报喜。得到喜讯者,于生后第三日参加“洗三朝”。
55007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唐代洗三风俗,“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安禄山长于贵妃,认贵妃为干妈)。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金银钱。”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育子三日落脐灸囟。”华北地区,生家报喜后,亲戚蒸送带芝麻的厚旋...
55008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产妇生产后,坐在谷草(俗称“干草”)上,亲戚三天时来祝贺,洗三。此日煮“展腰面”,以面条为主,辅之以猪油、葱花、香菜、鸡蛋等物,供产妇、接生婆和亲友食用,增加营养,使产妇展起腰来,不再坐草。
55009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农村生孩子后,在门口要绑一个草娃娃,用干(谷)草束成一个人样,头用红布一包,男左女右钉于门口,宣布此家添了人口。河西插谷草,生男,插有根草,生女,插无根草。 好事者派上代表与主人家商量,是否愿意在门首粘草,若愿意,下一步就是摆酒宴,让大家喝...
55010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周秦时期,以胎儿出生足月为满月,亦称弥月。如《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即姜嫄怀后稷,满10个月而顺利生产,后泛指小儿出生后满月,主人家办酒宴客。 《魏书•汲固传》载:“时式子宪生始满月”。“庆贺新生儿满月,谓之'做满月'”...
55011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向后土圣母送子娘娘求子后,如果妇女怀孕,旧时预测孕妇生男生女,有“酸儿辣女”之谚,意谓好吃山楂、酸梅、酸枣、醋等酸性食物者将生男;好吃辣椒、芥茉、大葱、大蒜等辣味食物者,则生女。因有“酸儿辣女甜双胎”之谚,今日尚有信之者。 得了男孩之家,因...
55012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媳妇生儿后,特别是生了男孩,满月时,邻家男友要在婴儿的父亲、爷爷、奶奶脸上抹黑灰和红色,打成花脸,叫婴儿的父亲反穿皮袄,让奶奶倒骑毛驴,游街串巷,让观众和被逗耍的人喜笑颜开。 这也涉及新婚时,亲友要给新郎、公婆脸上抹锅灰、动物油、红色来耍新...
55013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胎儿满月时,由奶奶预先安置一个全人(上有双亲、中有丈夫、下有子女的),婆婆在人面上等待,然后由奶奶抱出婴儿,交与对方,表示撞见喜人了。有的还求对方给孙儿起乳名学名,敬对方一对馄饨馍或红喜蛋相谢。
55014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这是欠生儿(即独生子)祈求吉祥长寿的挂件。 原来由首事人收一百家的各一文钱,或由乞丐手中换来的百文钱铸成“百家宝锁”、“长命富贵”,让小儿佩之。意思是由百家人保佑他健康成长,俗称“官娃”。也有的用囚犯的镣铐打成的铁锁,意思是他能锁牢儿子。也...
55015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套颈馍也叫“牛曲连”。形似花环,中空,可套在小儿的脖项中,成为一种面制的项链,意思是锁住了小儿,可以套住、锁住、链住、管住这个孩子,可以长命百岁。在小儿百天、周岁、十二岁时,由外婆、妗子、姑姑、姨姨蒸制赠给小儿,戴后,小儿可以食之。
55016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抓周也叫“试儿”、“试周”、“周晬”、“百晬”、“试晬”、“期周”等。系指民间在幼儿百日、周岁时预测性情、志趣、未来前途的民间信仰占卜仪式。在小儿周岁时,陈列弓矢纸笔、刀尺针线、算盘、秤、经卷、果木、砚台、犁杖、官诰、纱帽并加衣食珍宝古玩等...
55017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为小儿立名,首先是立“乳名”、“奶名”、“小字”、“小名”,是在满月时就立之,乃汉族自古之风俗。《宋史•选举志》三《宗学》载称:“(咸淳)九年,凡无官宗子应举,初生即用乳名给据,即长则用训名(学名)”。汉才子司马相如乳名“犬子”;东汉末魏王...
55018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民间育儿风俗中原有张贴“夜哭帖”的习俗,现在已不多见了。有些幼儿白天多睡,夜间哭闹少睡,晨昏颠倒,家人无奈,只得在街头路口、桥梁、树木、厕所张贴,以求破解: 天皇皇,地黄黄, 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一遍, 一夜睡到天大亮。 因为晨昏...
55019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认干亲、干爸、干妈也是自古以来的育儿风俗之一。 独生子女或体弱多病不好管住的子女,家长要找"保爷”、“保娘”来保住他,使他(她)能茁壮成长。大都找一些苦硬的行业如铁匠、石匠、剃头、修脚的或社会地位低下的"下九流”人物,因为他们能够在艰苦中生...
55020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小孩子过生日,以一周岁,或十二岁为隆重。周岁已如“抓周”所述,不再赘文。轮到本属相年,也称“本命年”(十二生肖轮满一巡),又较为隆重,十二岁时为育儿的“少年”终结阶段了。这天,首兴"扎红”,穿红背心、红裤衩,系红裤带(大人过本命年也兴此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