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名与起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350
专题名称: 立名与起名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41/001
起始页: 0219.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为小儿立名,首先是立“乳名”、“奶名”、“小字”、“小名”,是在满月时就立之,乃汉族自古之风俗。《宋史•选举志》三《宗学》载称:“(咸淳)九年,凡无官宗子应举,初生即用乳名给据,即长则用训名(学名)”。汉才子司马相如乳名“犬子”;东汉末魏王曹操小名阿瞒,三国蜀主刘禅小名阿斗。历史上有乳名专著,唐陆龟蒙撰《小名录》辑录秦至隋人物小名。宋张邦畿撰《待儿小名录拾遗》。明外方山人《谈徵•名部》云:“人有小名小字。”今人沿用起奶名之风俗,为生育风俗之一。 《春秋经传集解•隐第一》“杜氏”孔颖达疏引刘炫语,已谈及学名之事,说明汉代以前已有起学名之风俗。 “学名”系入学时由启蒙先生所立之名。相传,唐太宗时,提倡办学,学生入学时打一灯笼,由家长率领儿童,儿童打上此灯,由先生点着,谓之“启蒙”。因之最初的第一位老师称为启蒙先生,蒙者,蒙昧也,启蒙即先生可以教学生从蒙昧中走向光明之意。学生入蒙学时由启蒙先生所立之名就是“学名”。后来也有由父母及长辈在学生入学时立名的,也是学名。民俗中,也有把学名称为“官名”者。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河东文史 第一辑》

《河东文史第一辑》运城,古称河东,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本书以纪实的方式,以戊戌变法以来的运城历史为背景,以事件的人物为主线,收集了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等方面的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