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46 / 4002
5467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破孝:凡是来吊唁的都给孝布或孝帽叫“大破孝”。一般的只给闺女婿、侄女婿、孙女婿、外孙、外孙婿、外甥等人的孝帽、孝带等,也叫“破孝”。
5467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盛殓:至亲好友看视后,将穿戴整齐的死者装入棺木,刹上材口(用钉子将棺盖钉上),叫“盛殓”。棺木等级按木板厚薄,有薄匣子、4寸、5寸、方子、天铜棺等,最差的是“箔笆子卷”——用高粱秸制成。
5467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送三:第三天晚上,用火纸糊3个钱褡子:土地老爷、二鬼上差、自背各1个,装上火纸到土地庙去烧,只有男的去,女的不去,意思是送些盘缠钱,故还有“送盘缠”之说。
5467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送殡:先请人看日子,而后通知亲友(习称跑信)。一般都是半天客半天殡,俗说“连客埋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是一天客,一天殡。支客头天来喇叭的叫“连起三”。个别富有的出出进进一星期的也有。最隆重的在家停灵“七七”49天,执事人天天开桌,这样的大殡更属...
5468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出棺:送灵的一离家,家中便捆棺、扎架子,送灵回来接着便出棺,孝子在棺头领棺,至岔路口停下,举行“路祭”。
5468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路祭:仪式同“家奠”、“辞灵”。磕头按辞灵的顺序,候送的排在最后。与此同时,家里在“扫棺”。所谓扫棺,就是在棺木离开屋后,请人将棺木底下的垃圾扫出烧掉,在原放棺木处放一土坯,土坯下放一撮粮食。扫棺人系儿女双全年长妇女。 “路祭”后,棺木就要...
5468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跑林:棺木接近墓地时,在指挥的号令下,碎步快跑一段,叫跑林。然后将棺木按地舆先生指定的方向放到坑里。地舆先生用吊棺线将棺木调正,孝子们跪在棺的小头,执事的将盖斗饼分成若干份,从棺上抛给孝子,孝子兜着饼,脱下孝帽,不哭不喊默默地往回走。家门前...
5468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破七”:出棺前后进行。所谓破七,是从死者去世那天起,7天为“一七”,共五七。其中有一个七与古历的七日相重叫 “犯七”,因此要破。 破七时,请来的道士先用五色纸扎一圆顶伞,并按死者年龄扎小旗,一岁一个,插在一个斗里,放在方桌上.道士手执宝剑...
5468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圆坟:棺木入土的第三天傍晚,子女全部到坟前哭奠。然后用兜兜土将坟堆大。这叫“三天圆坟。“
5468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烧五七纸:“五七”夜里的五更天,于女在家烧纸哭悼,当天的傍晩,再到坟前烧纸哭奠。
5468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春节俗说“过年”,是民间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腊月初八过后,开始忙年,家家户户粉饰墙壁,扫屋清尘,整理庭院,除旧布新,洗涤理发,做新衣,办年货。做豆腐,谐“都福”音。蒸发团(发糕),做团圆饼,含意“合家团圆,步步登高...
5468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除夕过年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在欣喜之中,贴春联(服孝期内只贴紫、白对联或不贴)、过门笺,贴窗花、糊灯笼,有的还着意倒贴上一个“福”字,寓意“福到”。大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内贴“满院春光”,室内正面贴“人口平安”,床头贴“身卧福地”或“身体健...
5468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上元节”或称“过正月十五”。城乡居民多数用黍子面、糯米面或粘高粱面作皮,红糖或白糖作馅制成元宵,当地人俗称“汤圆”或“糖丸子”,象征举家团圆,吉祥如意。晚间,先到祖茔送灯,回家后将用白面做成的象征十二个月或十二属相...
5468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二月二说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称“青龙节”,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意在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开始刮风下雨,适宜耕作。是日早起打囤、吃豆,农户家家在庭院、场院用簸箕端着草木灰,用木棒敲打着簸箕将其溜成大圆圈“打囤”。再在囤的圆心画上“十”字,放...
5469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过“五月端五”和“端阳节”。家家户户门窗和屋檐上插艾蒿。小孩手足系五色线,并将艾枝夹在耳朵上,有的将艾叶等驱虫物缝成“香荷包”戴在胸前,有“五月端午戴艾”之说,意在驱蛇、蝎、娱蚣、壁虎、蟾蜍之五毒。节日早饭吃粽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