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032 条
2021年
10032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10032条
基础文献
10条
析出资源
4562条
图表
1189条
人物
210条
机构
39条
事件
3681条
地名
74条
作品
135条
实物
132条

颗粒列表

共 10032 条 27 / 6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39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刺网是长带形的网具,敷设在鱼类通道上,借助水流而刺挂或缠络鱼蟹达到捕获的目的。刺网种类繁多,从结构分有单重、双重和多重;从作业方式分,有流动刺网和定置刺网(即暗礁缣)。流动刺网又分蟹缣、黄瓜缭、马鲛镰、龙虾缣、鱼甾鱼镰、鲳鱼缣、白...
39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刺网作业的结构分类。
39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明万历年间,澳前斗垣村已从事蟹g作业。民国11年(1922年),全县产梭子蟹125吨。
39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清道光年间,丰田下村渔民首创黄鱼缣流刺网,并转移浙江北麂渔场生产。民国8年,全县产黄鱼499吨。1950年全县有黄鱼镰140个作业单位,网片1.05万张,产量1490吨。
39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鲳鱼〓属单重流刺网作业,汛期4-8月。作业海域:20-60米水深的闽中、闽东、浙江渔场。捕捞对象:鲳鱼、黄鱼及其他鱼类。1949年全县有8艘,网片480张,产量160吨;1953年10艘,网片560张,产量76吨。
39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白鳓〓是单片流刺网作业。渔汛2-6月,其中3-4月为盛产期。1949年产量492吨;1955年产量898.8吨;1956年夏有87个作业单位转移浙江洞头、北麂渔场生产,产量131吨。
39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明万历年间,斗垣村有马鲛fo1958年采用多层捕马NZ鱼。1983年春汛,引进台湾网具,经改装成为疏目马鲛流刺网,全县5个单位出海20多天,捕马1025吨。1984-1985年全县有15个作业单位,产量100吨;1995年无专业作...
39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1979年3月引进龙虾缣作业,在澳前镇的澳前、南赖等村推广。作业多在水深20-35米的暗礁区,以缠络方式捕获龙虾,此外还兼捕石斑鱼、鲷鱼和其他鱼类。捕获期5-8月份,旺汛6-7月份。1985年全县有20多个生产单位,1995年增至...
39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系鲻鱼流刺网,主要捕捞浅海鱼类,故又称港底fro1949年全县有乌母蠊船3艘、网15片。1957年发展至41艘205片,每作业单位年产量1--2吨。
40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渔民网具的种类和使用。
40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属定置单片刺网。敖东乡渔庄渔民创于清嘉庆年间,网具是用稻草绳编织而成。在鲎的产卵期(5-8月,旺汛6-7月),敷设在沙质底中潮区(潮间带)拦捕。后来在芦洋乡马腿、中楼乡门结等有沙质底的渔村推广。70年代,全部改用乙纶丝编织。
40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系礁区定置刺网,是根据鱼类常在礁边栖息、索饵的特点而设置捕获。捕捞对象有黄鱼、鱿鱼、石斑鱼、鲳鱼、鱿鱼、龙虾、梭子蟹、章鱼和鲷科鱼类等。
40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钓具作业的捕捞对象主要是肉食性鱼类,有鳗鱼、鲨鱼、带鱼、石斑鱼、虢鱼、马鲛鱼等。钓具作业的主要特点是:不受渔场底质和水深的制约,能在流急、多礁或其他渔具难以发挥效能的海域进行生产;多捕获个体大、较分散的鱼群;渔获物质量好。钓具作业...
40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带鱼钓又叫大花钓,是平潭传统捕捞作业之一。清乾隆年间,青峰村渔民开创带鱼钓作业,随后羊古楼、模镜、白沙、大福、渔庄等村相继发展。
40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鳗钓属单钩延绳式钓具,主捕栖息在海洋底层的鳗类。清咸丰年间,白青乡白沙村民开创鳗钓作业,后来流水模镜和敖东大福等渔村相继发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