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49 条
2022年
104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49 条
专题知识
146条
其他
261条
动物
11条
区域
40条
医疗
16条
土地资源
32条
基础设施
11条
工业产品
27条
数据统计
31条
景区
29条
景物
9条
植物
33条
民俗
114条
民俗文化
118条
水果
16条
物产
50条
疾病
10条
矿产
1条
美食
3条
艺术
2条
蔬菜
30条

颗粒列表

共 1049 条 30 / 7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36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青圆脆萝卜是由圆圆青萝卜和天津绿萝卜自然杂交,经沃广兴从1938~1940年3年精心选育而成,它具有两者的优点。青圆脆外皮深绿,肉色淡绿,生长势强,抗病毒,耐贮存,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高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品质脆,生...
437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菜是山东特殊的产品,北园的培苔菜芽是济南独有品种。苔菜经过保护地软化栽培取其嫩芽,供应冬春市场之需要,用作溜肉片、炒猪肝等别具风味,为冬春市场之珍品。培苔菜芽是将秋播的苔菜苗,小雪前移栽于阳畦,每半分地约用菜苗500公斤,经过软化摘掉老梗,...
438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1920年前,铃铛皮辣椒是北园独有的品种。此品种系西沃庄李姓菜农从泰安地区引进,在长期栽培中,经过多次选留形成了大铃铛皮、小铃铛皮两个品种。铃铛皮辣椒,生长势强,结果早,耐寒性和抗病毒性强,果实绿色,表皮稍皱,果实似灯笼,味辛辣,深受市民欢...
439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一串铃冬瓜又名京科瓜,一窝蜂。20世纪30年代黄桥村郑姓菜农从北京引来时,在济南市北园独有品种,以主蔓结瓜为主,生至6~7片叶开始生雌花,以后每片叶都有瓜,瓜形扁圆,皮色深绿,果柄粗短,腊粉刺毛多。一串铃冬瓜,肉厚瓤小,品质好,果实可多次采...
440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抗热小白菜是1962年黄桥大队社员自北京引入,经过20多年的栽培选育,已经全适应了济南的水土气候和栽培条件。抗热小白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快,品质好,夏季播种28天即可采收。它组织柔嫩,中筋甚少,无论炒食、做汤,都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
441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面白菜是一种不结球的小白菜,当地栽培有300多年的历史,叶色淡绿,叶柄白绿,株高30~40厘米。东西郊多在立秋播种,小雪采收后晒干,留作冬春食用。独有北园白露播种,扎风障保护过冬,雨水后抽苔开花,在花蕾半开时,带叶剪下,长20厘米捆成小把,...
442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二线黄瓜当地品种。中晚熟,4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拔秧,生至5~6片叶着瓜。瓜条淡黄色,香味浓,肉厚种少,无论生拌、炒食、都清香可 口,是济南黄瓜的佳品。自1960年“津研”号黄瓜传人济南后,已很少种植。
443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蒜黄在1958年前是北园名优菜之一。蒜黄一年四季都能栽培,为了供应春节和早春,菜农多于11月份栽培。栽培蒜黄用半地下式高1.2~1.5米的地窖,上面盖上马粪或稻糠、麦糠保暖,栽后20天即可收割,一般割2次,多者3次。每50公斤蒜种,可出蒜黄...
444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蔬菜
茭白在北园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前,栽培面积在1000亩左右,多栽植深水藕池的四周和小河两岸,也有少数与深水藕间作或轮作的。茭白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蔬菜,可煮食、炒食或做汤菜,质地柔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市民欢迎的蔬菜。种植茭白...
445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民俗
春节旧称阴历年,俗称“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当时间滑过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年就开始了。午夜,人们习以放鞭炮、吃饺子。 正月初一,习称“大年初一”,人们习惯早起,吃罢饺子,便开始拜年活动。旧时,少者先给长者叩头拜年,老人给少者“押岁钱”,...
446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民俗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 。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所以又称灯节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元宵张灯为戏,北园地区盛行不衰。西汉时,民间就有用盛大灯火祭神的习俗。用纸或绢扎成的各样花灯,五彩缤纷,千奇百艳。宋代词人辛弃疾...
447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民俗
青龙节农历二月初二,俗谓之龙抬头,北园地区人们习称“二月二”。旧时,人们一般将二月二作为年事活动的终止。 二月二这天一般总和惊蛰节气靠近,惊蛰意为冬眠蛰伏的毒虫开始活动,为不被毒虫伤害,人们有食煎饼、炒蝎豆的习俗。据说煎饼熏虫,吃了炒蝎豆,...
448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是我国农历重要传统节日,北园地区居民很重视这一节日。清明气候明洁,草木萌动,是人们春游的佳期,也是缅怀先人和英灵的民族节日。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自古有之。旧时,北园地区居民的扫墓祭祖仪式比较隆重。一般为主人带着酒、菜及水饺等祭品,...
449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民俗
春游亦称踏青,是清明时节的主要习俗。每逢清明节 ,人们约亲聚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野或公园游玩,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北园地区的乡民旧有荡秋千的习惯,清明前后,人们在绿杨深处,或在场院,或就门框系绳做成秋千,无论男女老幼,皆喜欢在秋千...
450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 类型: 民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又称端阳、重五,是我国民间重要节 日。北园地区人民过端午节 自唐代以来便很讲究。旧时,每年端午时节 ,家家户户皆在门上“画门符”、插艾,意为驱“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防瘟疫。成年人还要在身...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