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交通设施
1条
人口
26条
人员情况
7条
人造景区
2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地理、地貌
16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植物病害
6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神话、宗教
11条
科举礼仪
1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08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106
天津市宁河县贴年画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年画题材多以五谷丰登、莲生贵子、吉庆有余为主,也有春牛、风景花鸟、历史故事、戏剧片断等。贴年画讲究图案和位置,如贴在米囤上,象征五谷丰登;贴在水缸上,象征连年有余(鱼);贴在屋门楣上,象征长命富贵,子孙满堂。门上多贴有“富贵有余”“莲花童子...
21107
天津市宁河县贴吊钱和窗花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吊钱,宁河人也称“挂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子剪制而成,后来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改为套版刀刻。吊钱的形状是纵向较长的长方形,下部一般都是吉祥如意的字样和图案,上面刻有“四季平安”“阖家欢乐”“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恭喜发财”之类的吉...
21108
天津市宁河县贴门神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宁河早期的门神都是能驱鬼镇妖的武将,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他们常被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保佑一家出入平安,寄托了人们驱邪灾、保平安的心愿。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彰显着迎福进财的心态。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
21109
天津市宁河县贴春联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二十九(如果腊月二十九是腊月最后一天,腊月二十八贴春联),家家户户贴春联,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不仅在大门上贴春联,还在室外墙壁、器物上贴各种福条、春条,如墙上有“抬头见喜”,衣柜上有“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在猪舍,鸡鸭舍等处也...
21110
天津市宁河县贴福字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为祥瑞的象征。福,人们认为是福气、福运,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也有贴福字倒贴的,意思是“福到了”。
21111
天津市宁河县腊月三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 宁河人有大年三十早晨祭祖的习俗(也有在腊月二十九请祖的)。家家户户的男性在家族长辈带领下,到村外祖坟,一同拜祭,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除夕之日,要祭祖先、祭天地。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灵牌或悬挂祖谱。祖...
21112
天津市宁河县正月初一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戴一新,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拜年时要作揖叩头说吉利话,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过年好”“见而发财”或“恭喜发财”等吉庆话互致问候。这拜年的活动一直延长...
21113
天津市宁河县正月初二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间有的家庭仍沿袭“敬财神”的习俗,只是送柴送水的习俗已不存在了,而初二出嫁的闺女携夫、子(女)回娘家则成为定俗,故戏称正月初二为“姑爷节”。
21114
天津市宁河县正月初三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传统习俗中要吃合子,而且要供财神。自初一至初三,民间传承食俗曰“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三吃合子,与饺子皮、馅相同,但用两个圆面片合成,取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之意。正月初三,人们除走亲访友互相登门拜年,还有就是开始搭台唱戏了。
21115
天津市宁河县正月初五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称“破五”,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是日,家家多食肉馅水饺,剁馅寓为“剁小人”,包饺子意为“捏住小人的嘴”,免一年口舌是非。煮饺子时要格外小心,以防饺子煮破,煮破了则意味着一年内琐事太多。从早到晚,鞭炮不断,视为崩小人,...
21116
天津市宁河县正月初七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七为人日,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21117
天津市宁河县正月初八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按旧例,买卖开张日子,家住外地的店员都在这天赶到。初八日各店铺门面要刷洗一新,放鞭炮,明牌匾,挂旗幌,张灯结彩,意寓开张大吉生意兴隆。掌柜的要安排吃一顿好饭,宴请店员。旧时居民吃合子,谓之“合子加八,越吃越发”。
21118
天津市宁河县正月初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早晨看天晴天阴。天晴,下半年风调雨顺;天阴有雪,下半年气候不正常。 宁河地区流传过年的歌谣还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窟窿堵”,旧时窗户是用白粉连纸糊,穷人无钱,就把破的地方,给补补叫做窟窿堵。讲究...
21119
天津市宁河县立春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公历2月4日前后立春。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又要开始了。宁河县大部分农户在这天有喝春酒、吃春饼(用炒好的萝卜丝、白菜稍、绿豆芽卷饼)、吃春卷、咬春(是在这天吃生萝卜)等习俗。
21120
天津市宁河县元宵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等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活动是宁河历代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正月十五是新春,家家门前挂红灯”。正月十四晚上,乡下人陆续进城,大街上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们喜笑颜开,到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