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4562 条 43 / 305
63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筑堤工程竣工后,中段360米长的石堤严重漏水,堤边流速达1.6米/秒,日进水792万立方米,堤内滩地水位达2-3米,既不能垦荒,又不利港养,并且使霞屿、东屿、洋潮屿等岛屿的居民交通中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63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66年7月,成立平潭县竹屿海滩地开发指挥部,组织全县民工全面开发海滩地。滩内共挖排涝沟7条,总长19.8公里;支沟176条,长127公里;修建道路10条,长23.32公里;机耕道176条,长108.5公里;建桥、涵、拱闸4...
63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火烧港位于海坛岛西南海湾。湾口长14公里,海岸线长15公里,湾内面积750公顷。港内滩涂多为淤泥土质,最深达23米,附近居民在海滩上养殖蛏、牡蛎等。港湾三面为丘陵环抱,土质差,每逢台风和暴雨,低洼地带和海滩地常遭潮水和山洪淹没...
63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火烧港海堤北起鹅尾山,经本莲屿、礁仔头、小吉钓、吉钓,南至天山西侧。共5条海堤,总长1409米(其中一线345米;二线556米;三线119米;四线184米;五线205米)。海堤结构以土堤为主,基础抛石,两旁砌护。堤高8-10米...
63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71年开始,工程指挥部先后在堤内礁仔头、鹅头尾、小吉钓等处建造3座排水闸、1座溢洪闸、1个机械排洪站、1座纳潮闸。配备16台8--15吨电动、手摇两用启闭机和3台80千瓦轴流泵。最大排水量为50立方米/秒,最大纳潮量为12...
63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几个排洪闸门情况。
63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礁仔头排洪闸门始建于1971年,1973年4月建成。闸门长28.3米,宽10.7米。以块石为基础,条石浆砌墩墙。共5孔,每孔宽3米,高3.4米,闸底高程为零点。闸板启闭梁为钢筋混凝土,配备5台各15吨启闭机,泄洪能力为50立方米/秒。199...
63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鹅头尾排洪闸门长14米、宽10米。共4孔,单孔宽2.2米,高3米,闸底高程2.5米。配备4台8吨启闭机,最大泄洪能力为48.5立方米/秒,日排水140万立方米。同时在横山头增建1座宽14米、高4.2米的溢洪道,溢洪能力为32立...
63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小吉钓排洪闸门结构设施和泄洪能力与鹅头尾排洪闸门相同,担负着海塍头至天山一带6.2平方公里的泄水排洪。同时又在隔堤建1座2孔泄洪闸门,调节小吉钓闸门排洪。
64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鹅头尾纳潮闸门长14.5米,宽10米。共4孔,每孔宽2.2米,长3米。闸底高1.5米,闸顶高9米。配备4台10吨启闭机,纳潮能力为12.6立方米/秒,日进水15-26万立方米,基本满足晒盐用海水。
64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火烧港围海面积729公顷,除沿岸173公顷垦为耕地外,其余556公顷滩地被辟为盐场。
64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73年6月开始建设,除低滩蒸发区66.54公顷外,其余划分为4大片20个单元,每单元均建有蒸发池(制卤池)和结晶池。
64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北厝盐场1958年,天山村群众在村西澳口围海,筑堤600米,高6米,围垦面积33.3公顷。1971年海滩下段5公顷又辟为盐场,实际生产面积2.8公顷。1973年投产,年产原盐300吨。1989年,天山村群众又在北f盐场外侧围堤...
64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土澳底盐场位于火烧港盐场东侧,海塍头村西。1989年,北f村民利用火烧港围海余地,建造盐场,有效生产面积为14公顷。1990年投产,年产量达千吨。
64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幸福洋位于海坛岛西部,原为芦洋埔西南部滨海沙荒和浅海滩涂。民国时期,江楼村民曾在村南围海造田,沿岸其他村庄的群众也修堤防潮。但规模小,质量差,不能防御海潮人侵,每年大潮季节,沿岸村庄、农田常被淹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