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闭气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63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闭气工程
分类号: S277.4
页数: 1
页码: 194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筑堤工程竣工后,中段360米长的石堤严重漏水,堤边流速达1.6米/秒,日进水792万立方米,堤内滩地水位达2-3米,既不能垦荒,又不利港养,并且使霞屿、东屿、洋潮屿等岛屿的居民交通中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关键词: 平潭 围垦 工程

内容

筑堤工程竣工后,中段360米长的石堤严重漏水,堤边流速达1.6米/秒,日进水792万立方米,堤内滩地水位达2-3米,既不能垦荒,又不利港养,并且使霞屿、东屿、洋潮屿等岛屿的居民交通中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964年,县委决定将竹屿口滩内的养殖转为农耕,引三十六脚湖和韩厝水库的水排碱、冲淡、灌溉。1965年7月,成立竹屿口海堤闭气工程指挥部,组织力量采用片石填底后冲砂的办法进行闭气,对渗水海堤和闸门进行改造。工程于1965年9月动工,次年5月竣工。共填土砂57万立方米,投入60万工日。日出动2800人、700辆板车、15艘抛砂船,最多日用船达280艘,总投资53万元。
  工程完成后,增建1座2x3米低水排水闸,使堤内水位降低至零点,大部分海滩地干rl。同时挖通西楼隧洞,引三十六脚湖水将海滩地养淡成田,形成可耕面积1475.1公顷,水域面积186.7公顷。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