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838 条
2023年
1838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1838 条
B 哲学、宗教
1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39条
D 政治、法律
101条
E 军事
13条
F 经济
412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94条
H 语言、文字
5条
I 文学
59条
J 艺术
37条
K 历史、地理
510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7条
Q 生物科学
1条
R 医药、卫生
22条
S 农业科学
83条
T 工业技术
166条
U 交通运输
11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1条
Z 综合性图书
1条
颗粒列表
共 1838 条
90
/
12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1336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及植保组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可造成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如发生此病,会产生自穗,严重尽秕谷。20世纪50一70年代,通用农药波尔多液、稻瘟净、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灵等,90年代采用...
1337
第四节 粮食产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双林境四乡在宋以后,形成粮、蚕桑、渔、猪、羊农业模式,主要是粮、蚕桑为主。双林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但旧时双林须纳沉重赋粮,遇到荒年,本地粮食便不足供应,须引进长兴、安徽等地客米接济,并引良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1338
第五节 油菜品种与栽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双林境四乡历代种植,数量不多,以籽榨油,称油菜。宋时称油菜为“芸苔”。明时普遍种植,成为水稻前期重要田间油料过冬作物之一。另有大豆和芝麻,为本地油料作物。
1339
第四章 家畜家禽水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人民公社扩大养猪场,实行公养、家庭私养并举。从1961年起公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国家并以优惠政策,母猪在农户,实行以肥换粮,并留给少量饲料地和水面给饲养户种植饲料。猪肥每担可折价0.3一0.5元,也可折记工工分,参加分配。投售...
1340
第一节 家畜家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养猪业发展迅速。1956年开始,农村中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集体养猪场。
1341
第二节 水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以养鱼为主、养捕并举、养种结合、集约经营”生产方针组织生产,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扶持渔业生产。1950年,成立双林渔业生产合作社,由费法宝负责。随后,在菱湖成立水产工作站,指导养鱼生产,1952年省农林局...
1342
第五章 农具农机与农业机械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耕作类犁古时称耜,用人力牵引。耕牛兴起以后,以犁取代。犁有铁、木两种。其构件有犁铧和犁壁,其余连接件为木制。民国后期至解放后,连接件称犁梁,被改为铁件,而始称铁犁。人民公社时曾推广双轮双铧犁,1961年后很少使用。后来出现电耕犁和拖拉机犁。
1343
第一节 农具农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犁古时称耜,用人力牵引。耕牛兴起以后,以犁取代。犁有铁、木两种。其构件有犁铧和犁壁,其余连接件为木制。民国后期至解放后,连接件称犁梁,被改为铁件,而始称铁犁。人民公社时曾推广双轮双铧犁,1961年后很少使用。后来出现电耕犁和拖拉机犁。
1344
第二节 “三弯腰”机与农业机械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中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和生产。1958年,双林公社农具厂也有批量生产。1969年,苕南公社率先引进机动乘坐自走滚插式插秧机3台。1970年,达到8台。至1980年,达到30台。这种插秧机原型为日本引进,经浙江省机械科研所研究并改进后生产,...
1345
第六章 水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1950一1953年以修补残缺堤岸为主;1954年,因大涝,双林区境内圩区普遍出现“蓑衣漏”,约占总水田数11%左右,发动群众给予培修堤岸,同时兴建一个国营抽水机站;1955一1958年,大兴水利,群众性治水,还是整修堤岸,加高堤岸...
1346
第二节 河道农田水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1950一1953年以修补残缺堤岸为主;1954年,因大涝,双林区境内圩区普遍出现“蓑衣漏”,约占总水田数11%左右,发动群众给予培修堤岸,同时兴建一个国营抽水机站;1955一1958年,大兴水利,群众性治水,还是整修堤岸,加高堤岸...
1347
第三节 《水利管见》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双林镇志·文存》中有《水利管见》一文,作者佚名,以备读者采择。
1348
第七章 农村所有制与现代农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家有土地改革法,其中规定没收地主多余土地分给农民。据苕北等9个乡统计,有6086户农民分得土地16894亩。其中雇农195户,分得595亩,贫农4850户,分得11328亩,中农900户,分得3853亩,佃农61户,分得7...
1349
第一节 土地改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租用地主土地,其地租租金形式有定额和分成两种:定额一亩田租米为一石,约占收成50%以上,地主往往以大于市头的老斗收租。不论水、旱灾,如交不出地租,所欠额又转为高利贷,有些甚至在租田时还要收取押租,押租额为30%左右。分成租一般是地主和佃农对...
1350
第二节 互助组与农业合作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互助组与初级农业合作社解放初期为农业互助组;1954年春,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冬相继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0月试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组成高级社,1956年冬,实现高级社化,后改称连;1958年10月,成立双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