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756 条
2023年
756 条

颗粒列表

共 756 条 35 / 5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11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5年(1946年)5月,永安造纸厂开工16天,晋丰造纸厂仅开工3天。
512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政治运动
民国35年(1946年)6月11日,国民政府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批准将江南造纸厂高资分厂发还原主。
513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5年(1946年)6月,大陆造纸厂因受美国纸张倾销打击,无法维持,宣告停业解散,并将机器设备出卖给中国版纸制品公司。
514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5年(1946年)8月,董和甫购得公开标卖的美锦腊光纸厂,定厂名为华丽铜版纸厂。
515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5年(1946年)12月26日,华伦造纸厂停业结束。民国36年(1947年)7月,华伦造纸厂归并于中国水泥公司,改作中国水泥公司造纸部。
516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5年(1946年)12月,中国造纸厂停工。
517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5年(1946年)12月底,刘柏森家族缴款赎回天章东西两厂,复工造纸。
518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人物活动
民国35年(1946年),朱鸿仪赴美国考察造纸工业,购回美制旧货造纸机,创办建中造纸厂。迄上海解放时,机器尚未安装。
519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5年(1946年),宏文机器造纸公司上海厂(简称宏文造纸厂)创立。该厂系荣毅仁、荣志仁、李志方、李国伟、李统劼等集资筹建。当年选定厂址于龙华港口镇。向美国订购设备,设计产纸能力为日产板纸20吨,并即动工兴建厂房,但因建材等物资缺乏,工...
520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经济产量
民国36年(1947年)2月,国民政府实行限额外汇限额输入木浆办法,上海造纸行业每季度实际可得外汇30万美元,各造纸厂藉此取得廉价进口木浆,勉强维持部分生产。
521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6年(1947年)4月,周子锐依法投标购得勤益新造纸厂,改名大沣造纸厂。民国37年1月重新出纸。
522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机构变化
民国36年(1947年)5月,因国华造纸厂原有公司组织不复存在,股东星散,由姚肇第等以厂基土地所有人名义出面优先承购该厂,改名沪江造纸厂。
523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机构变化
民国36年(1947年)5月,金润庠等投资中国海京造纸厂。一年后,金润庠的民丰造纸厂投资达中国海京造纸厂资本的百分之七十,掌握生产大权。民民国36年(1947年)国37年7月,中国海京造纸厂改名国丰造纸厂。
524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6年(1947年)6月29日,中华制纸厂因“产品无法售出。愈造存货愈多,直至无力再造”,惟有停工歇业。
525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 类型: 制度政策
民国36年(1947年)7月,马积祚投标承购日商大东亚(新东亚)兴业有限公司,成立上海造纸厂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