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大尾羊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布尔津县志》
唯一号: 320036020210000238
实物名称: 阿勒泰大尾羊
文件路径: 3200/01/object/PDF/320010020220000161/001
起始页: 0202.pdf
类型: 动物
分类号: S826.8+9
主题词: 羊-品种

实物简介

阿勒泰大尾羊 新中国成立前,该县以毛肉兼备的阿勒泰大尾羊为主,其特点是成熟早、个体大、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性强、尾脂重、肉味鲜美、无膻味。由于旧社会对畜牧业生产不重视,阿勒泰大尾羊没有推广普及。1958年公社成立后,牲畜品种改良工作得到重视,成立小畜配种站。到1962年后,每年从富蕴、福海、阿勒泰等地引进种公羊,在牧区建立人工授精站,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加快了阿勒泰大尾羊改良步伐。至1995年底,全县阿勒泰大尾羊有15.2万只,占全县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的50.64%。羊毛平均只产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6公斤增加到2.92公斤,增长96%。

知识出处

布尔津县志

《布尔津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2

本志记载了布尔津县人民开发建设这片热土的艰辛曲折的历史过程和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记事上限不拘,尽可能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