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罗布泊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华夏第一州 巴音郭楞》
唯一号:
320036020210000064
实物名称:
罗布泊
文件路径:
3200/01/object/PDF/320010020220000029/001
起始页:
0032.pdf
类型:
湖泊
分类号:
P942.457.8
主题词:
自然地理-湖泊-巴州
实物简介
罗布泊位于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塞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当时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泑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 汉代(前202-公元220),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至清末(1644-1911),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4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已经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一个小湖。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地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注入罗布泊。至上世纪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年)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民国31年(1942年),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中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近代,一些进入罗布泊地区的外国人把罗布泊说成是“游移湖”。1876年,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下游考察后,以其片面之见,错误地认定,卡拉河和顺湖即中国古代所记罗布泊。他的学生科兹洛夫和英国的斯坦因支持他的看法。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却持反对的观点。接着,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统地提出一套关于罗布泊游移的理论,认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于湖底周期性沉积、抬升的结果。这种游移说,曾长期为中外学者所接受。除斯文·赫定外,美国人亨庭顿提出了“盈亏湖”的理论。中国学者陈宗器发表了“交替湖”的观点,而苏联地质学家西尼村则试图用构造运动来作解说,围绕罗布泊游移问题的争论,延续了一个世纪。 中国科学家近年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3600年仅1.5厘米),干涸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对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说明,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两千多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写下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不少有关罗布泊的报道。但是,由于各种局限和偏见,也制造了许多讹误,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知识出处
《华夏第一州 巴音郭楞》
出版者: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本书介绍了巴州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包括巴州美景、巴州名胜古迹、巴州文化等四个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