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第一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唯一号: 320031020210000375
机构名称: 和静县第一小学
机构简称: 和静县一小
文件路径: 3200/01/object/PDF/320010020220000067/001
起始页: 0041.pdf
前置机构: 和静县立国民中心学校
起始时间: 1950年秋季

机构描述

和静县第一小学校,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满汗王满楚克扎布在和静县创办的第一所小学,时称汗王旗小学。和静县成立后改称县立国民中心学校。1950年改称和静县第一学校。学校现在的位于和静县城阿尔夏特东路4号院。 在焉耆区行政公署的支持下,于1936年(民国25年)5月,成立了和静地区第一所公立小学,名为焉耆区汗王旗公立初级小学校,是一所蒙古族为主的小学校,实行寄宿制,校址设在和通苏木。这个学校便是现在和静县第一小学校的前身。初建校时有三个班,第一次招收八十一名男学生和三十七名女学生入学,其中只有两名维吾尔族和两名回族学生,学生中除少数几名是学校附近街上的孩子外,大部分是各苏木送来的孩子。为了既要增加学生数量,又要提高学生质量,当时的南路盟代盟长额尔德尼,请示新疆省教育厅批准后,从该盟所属各喇嘛庙短期小学的300多名毕业生中,挑选成绩优秀的学生编为三个班,并入汗王旗小学校。教职员分为级任教员3人,科任教员1人,校役2人(管理学校,打铃)。学制四年,教材分国语、卫生、社会和算术。 1939年(民国28年)6月,旧土尔扈特南路盟盟长公署撤销,和静设县,随着县名称的改变,焉耆区立和通苏木公立小学校,于7月1日改为和通县立初级小学校,9月后改为和靖(后改为静)县立初级小学校,校址设在和靖县东街,又名林森路,即现在和静镇东阿尔夏特路,县一小校址。这时学校已初具规模,学校有办公室、教室、图书室、学生宿舍共40间,有学生食堂,校旁有运动场一处,有运动器械20余件,教具配有脚踏琴一架,还有黑板,桌凳共142件,图书室有挂图30幅,各类书籍100册供学生阅读,冬季备有铁皮火炉,除这些财务外,县蒙文会还时时资助一些资金和设备。 1941年(民国30年)春,由蒙古族首批留苏学生尼满任校长,教职员仍分为训育员(1人)、科任教员(2人)、初级教员(3人)兼任教员,这时有了一名维吾尔族教师热合曼。 1950年秋季,开泽区巴克新恩库热又兴办了1所小学后,县中心小学校改称为和静县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小),是一所有汉、回、维吾尔、蒙古、哈萨克等民族组成多民族的全日制的寄宿制小学。1984年9月,归属于县人民政府教育局管辖。至1987年,学校有教职员工56人,在校学生89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24人,共有22个班级。学校占地面积38亩,建筑面积4194平方米。1990年筹建3000平方米教学大楼一幢,1991年交付使用。至1999年底,学校占地34亩,校舍占地面积5220平方米,拥有一座845平方米教学综合实验楼,内设120平方米的多功能演播厅。2009年学校新增4008.27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一幢,205.8平方米的学校餐厅一座。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其中汉语班24个,蒙语班7个,双语班6个,在校学生1742人,其中教学班学生1628名,学前班学生114人。共有教职工147人,其中蒙族教职工67人,汉族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142人,其中小教高级教师106人,大专学历93人,本科学历16人,党员26人,团员13人。 建校几十年以来,该校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管理思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成为了县城重点学校,前后培养输送了7千多名学生。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级“手拉手”先进集体、自治区级德育达标校、自治区少儿文艺汇演一等奖和三等奖、和静县“两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12

此辑中,遴选了巴州八县一市中或已声名显赫,或即将“显赫”的村镇24座。行文中,各作者就其村其镇的地理特点、行政特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择善而述,缀以成文,并以图为佐,读之可遍揽24座村镇古往今来之风云际会。

阅读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