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其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唯一号: 320030020210001201
人物姓名: 格尔其
文件路径: 3200/01/object/PDF/320010020220000049/001
起始页: 0725.pdf
性别:
出生年: 1900年
卒年: 1974年4月
籍贯: 博乐市乌图布拉格乡巴格布热村
民族: 蒙古族

传略

格尔其(1900~1974年)男,蒙古族,博乐市乌图布拉格乡巴格布热村人。1917年,17岁时被部落抽去给蒙古头目其格米提当农奴。直至1931年,其格米提到西藏朝拜死于西藏拉萨,他才逃出虎口。1945年,他又落入维吾尔族地主毛里牙生之手,给他家当长工。1950年春天,博乐来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格尔其积极参加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他经常跟大伙说:“共产党、毛主席是我的救命恩人,人民解放军是我的指路明灯。”1951年春,县委号召农村开展生产互助运动,他第一个牵着自己分到的毛驴,凭着他自己在毛里牙生地主家当长工学会干农活的一点技术,帮助本村邻居开展互助活动,并在他的技术指导下,由达尔加等11户农户组成了季节性的互助组。1953年,他为了发展生产,开荒造田,改进耕作技术,他带头改手撒为条播。第一个学会压种冬麦技术,试种冬麦32公斤,经他精心管理,收获达500公斤,被誉为高产能手,土技术员,扬名全县。1954年,被推选为县、伊犁区的农业劳动模范。为了鼓励他积极发展生产,伊犁区党委还给他奖励了一部洋犁(当时系最新式农具)。格尔其干劲倍增,在各项生产劳动中,甩开双臂带头大干。从1954年起,他每年要到荒无人烟的巴登根营房和昆德仑布呼等地开荒造田。一把坎土曼,奋战3〜5年,造田200亩,又一次扬名博乐。从此不少人都到巴登根营房去开荒。到1958年,那里逐渐发展为新村庄(即当时的红星三队)。1963年,公社号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他带领大伙修渠引水,平整土地,植树绿化。他经常跟大伙说:“在旧社会干得再好,部落头人,地主恶霸也不说一声好,还要挨皮鞭大棒。今天跟着共产党,越干心里越亮堂。”他在生产队里总是处处为集体着想,每天收工回来,不是为生产队里修理农具,就是为大家修桥补路。想方设法多为大伙办点好事。1959年,湖北、江苏支边青壮年分配到他们生产队,他高兴地又是腾房子给他们住,又是拿粮食、羊给他们吃。支边青壮年初来新疆,不习惯使用坎土曼和镰刀,他就手把手地给他们耐心教。他无论对哪个民族都是和睦团结,亲如一家。他还常利用田间地头休息时间,给青年人忆苦思甜,教育后人永不忘旧社会的苦。1958年、1960年格尔其曾两次被评为自治区劳模,光荣地出席了劳模大会,并荣获了奖品和奖章。1974年4月因病去世,终年74岁。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博乐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志上限追溯至1764年,下限断于1985年,介绍了博乐市的建置、沿革;地方组织、群众团体;城乡建设、农林牧业、工业、经济;文教、广播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