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衣、食、住、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568
颗粒名称: 三、衣、食、住、行
页数: 2
页码: 626-627
摘要: (一)衣;男装 衬衣(维吾尔语:苦耐克),多白色、半开胸、矮领,领口开至胸部,领口、袖口绣七彩丝线图案花边。外衣(维吾尔语:袷袢),色布,大圆领,无扣,偏衫直裰,长过膝,腰系布带。布带较长而宽,常以其裹小件物品系于腰部。裤宽大,直裆,肥腿,裤腰穿带系之。布袜,毡袜,穿深腰皮靴、皮鞋;皮袜者多穿浅腰胶鞋。男性宗教人士头缠白布,维吾尔语“色兰”,大如斗。单帽以白布数层密缝,圆顶窄边,小而紧扣。夏日遮阳冬为衬帽四季不离。;(二)食;维吾尔族除主食稻谷、小麦、玉米等主粮外,喜食牛、羊、鸡、兔、鸽等禽畜肉奶,忌食猪、驴、狗、刺猬、猫、蛇等肉。所食蔬菜,常见者有白菜、土豆、黄萝卜、卡马古(蔓菁)、洋葱及葱、蒜、辣椒、茄子、黄瓜等品种,数量较少。引进品种及舶来蔬菜不愿冒然食之。家庭之内全部妇女下厨,男人决不可做饭,否则即失身价。但食堂主厨者多为男性。主要方法以烤、煮为首,其次则蒸。;(三)住;维吾尔族多沿渠而建房舍,村落少,街道限界不清晰。房舍四周林木茂盛。多旁依果园、瓜田。房屋多土垒平砌,出檐伸厦。房内有炕,甚大,铺毡于上;来客招待及家人活动皆在炕上。炕一旁置柜,被褥放于上,杂物装于内;夜展被褥就寝,清晨叠放。炕上靠后墙多有壁炉,烟囱伸出屋顶,隔壁为炉口,冬季燃木柴取暖(自60年代逐步减少,目前边远农牧区尚存)。夏季多在檐厦或葡萄架下置木床乘凉或夜宿。;(四)行;出门远行或到田间劳作,多骑驴、马代步,或架车。80年代来自行车、摩托车逐步取代乘畜。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木轮和柳条捏轮(亚尔鸦)车已经绝迹。农用汽车目前尚少,小四轮拖拉机已是农用及代步的主要工具。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