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作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477
颗粒名称: 二、合作医疗
分类号: R197;I267;F323
页数: 1
页码: 574-574
摘要: 合作医疗是农牧民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形式。
关键词: 生产队 合作医疗 参加人数 乡村医生 农村人民公社

内容

合作医疗是农牧民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形式。
  沙雅县合作医疗始于1966年,参加对象是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及其子女。集资标准每人每年1.4~2.2元不等,由生产队统一收交作为合作医疗资金。1971年,已有7个公社93个大队433个小队实行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314名。
  1978年,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超过90%的有5社2场,即托依堡勒迪(96.1%)、红旗(92.1%)、海楼(100%)、努尔巴格(95%)、塔里木(93%)、一牧场(98%)、二牧场(93%),享受合作医疗人数达88283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142个生产大队中,实行合作医疗的有139个,有乡村医生259名。此后,由于管理不严,基层干部特殊化等种种原因,部分公社的合作医疗逐渐解体。1982年,全县有51个大队264个生产队参加合作医疗,参加人数为49561人,其中因地制宜、集体筹资、队(场)自办的2个,由卫生院(所)拨款(配药)实行乡村医生看病收钱,收入归己的大队有31个。1984年,全县合作医疗均解体。
  至1989年,努尔巴格乡恢复合作医疗,参加人数6750人,占全乡总人数的79.4%,交费标准年每人4元。1990年后,二牧场及托依堡勒迪乡也恢复合作医疗。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