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短期专业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395
颗粒名称: 二、短期专业培训
分类号: F326;F323;F426
页数: 1
页码: 545-545
摘要: 1978年后,在农牧民中间开展多种专业的技术培训。培训时间根据专业的要求不同临时决定,一般在7~45天。培训时间的安排也不统一,多在农业生产季节之前,结合生产的特点,就一项课题作专门的培训。其培训方法多采用①由县主管单位牵头,召集各乡(公社)有关领导带领有一定文化及专业技术的农牧民参加。师资除县直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担任外,有时邀请自治区、地区的科技人员担任。
关键词: 培训班 培训时间 农牧民 科技人员 马鼻疽

内容

1978年后,在农牧民中间开展多种专业的技术培训。培训时间根据专业的要求不同临时决定,一般在7~45天。培训时间的安排也不统一,多在农业生产季节之前,结合生产的特点,就一项课题作专门的培训。其培训方法多采用①由县主管单位牵头,召集各乡(公社)有关领导带领有一定文化及专业技术的农牧民参加。师资除县直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担任外,有时邀请自治区、地区的科技人员担任。②在县级培训之后,由参加县级培训的乡(公社)领导负责,培训的农牧民任教,县直有关科技人员召集该乡(公社)的农牧民进行培训。各乡参加的人数也不等。
  自1986年后,种植业方面每年开展1~2期专业培训工作,如棉花栽培技术班,合理施肥技术培训班,两熟配套技术耕作培训班等均在农闲季节,学习时间也较长。如农药的施用,棉蚜的防治等培训时间较短,又多在农忙的应急时间,以解决种植业中发生的困难,畜牧业方面每年开展一次较长时间的培训班,如1980年7~8月在阿尔卡恰恰克(托依堡勒迪乡牧场)召开由地区畜牧处负责授课的牧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及1984年后的黄牛冷配技术培训班,生物药品使用技术培训班等。1981年,在海楼公社召开“马鼻疽检疫技术培训班”为期5天;为全面开展检疫及扑灭马鼻疽发挥了作用。还开展过“蔬菜栽培”、“高枝嫁接”、“果树育苗”等不同专业的培训。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办骨干班,各乡、村均根据实际需要办班。为农村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懂科学的有用人才。另外,托依堡勒迪勒迪乡和海楼乡分别成立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配有专职教师,建有校舍,校长由乡党委书记兼任。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