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371
颗粒名称: 一、发展概况
分类号: G623;G633;F426
页数: 2
页码: 536-537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雅县的小学教育发展迅速,可分为四个阶段。
关键词: 在校学生 民办小学 在校学生数 沙雅县 小学教育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雅县的小学教育发展迅速,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50~1958年为发展阶段。1950年,有计划、有步骤地接管、整顿、改造旧小学,废除宗教学校及宗教课程,举办集训班培训全体留用教师。是年9月,全县20所全日制小学宣布新学年开始。这一阶段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对原有的学校进行改建、扩建,充实师资,加强领导力量,新建一批小学,动员社会力量办起一批民办小学。
  1956年,新建县第三小学,这是1949年后沙雅县第一所汉语小学。至1958年,全县有公办小学29所,民办小学45所,在校学生10153人。
  但因资金、师资、校舍均不能具体落实,有些民办小学质量较差。
  2.1959~1966年为调整、巩固阶段。这一阶段对1958年所办的45所民办小学进行调整,合并为25所民族小学。至1966年,全县公办小学为29所,民办小学为26所,在校学生12124人。
  其间,1962年为调整国民经济和提高教学质量,精简1068名超龄学生,下放26名教员参加农业生产。
  3.1967~1977年为“文化大革命”阶段。这一阶段前期教学秩序混乱,学生学业荒废,后期虽然“复课闹革命”,但因师资力量差、无考试制度等原因,教学质量极差。当时主要依靠社队力量办学,学校数量及在校学生数逐步增加,而经费不足,师资未经培训,教学条件差,教学纪律松驰,秩序紊乱。至1977年,全县已有教育部门统办的小学124所,706个班级,厂矿企业办的小学6所,35个班级,在校学生数17275人,达到每个大队有1所完全小学。教师多为初高中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担任。
  4.1978年以后为沙雅县小学教育发展巩固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在沙雅县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得到提高。大部分民办教师经进修培训、短期培训转为公办教师。1988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沙雅县成为“普及小学教育合格县”。至1992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26191人,其中维吾尔族22910人。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